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12376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原创:数学课堂提问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适当的问题,使学生在知与不知的矛盾面前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识疑与破疑的探索•创新能力,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和教学素养。课堂捉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技巧,更是-•种教学艺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中国论文网1课堂提问的目的?教师提问要有目的,要达到某种教学的要求,而不盲口设问,提问一般有以下儿个目的:?1.1激发思维。通过提问落实教师的教学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牛积极投入思考,有利于调节课堂的气氛。?1.2查漏补缺。通过提问,检杏、巩固已学知识,发现教和学两方而
2、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沖以补救。?1.3温故知新。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重点、关键知识的重视,有利于接受新知识。?1.4培养能力。通过提问训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语言、数学思维、数学方法、表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堂提问还有一定的教冇作用,如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情趣,对存在骄傲情绪的学生敲响警钟,对课上走神的同学予以警告等。2课堂提问的类型?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看,数学课堂提问有三种类型。2.1知识性提问,纲知识要求中的“了解”层次。用它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的感性认识情况,判断学生能否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考察其记忆和
3、表达能力。?2.2理解性提问,属大纲知识耍求中的“理解”层次。可检查学主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当学生能解禅、举例、变形、推新、辨析时,就达到此类提问的目的。?2.3运用性提问,与大纲知识要求中的“灵活和综合运用”相对应,可检查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提问。这类问题,综合性较强,学生必须有机地将各部分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准确回答此类问题,所以这种提问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好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如:在高三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回顾总结回答:“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方法?分别依据哪些数学知识來求?”这样的问题就属此类。3课堂提问的方式?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
4、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好教材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提问,是课堂提问的成功的关键,一般采用以卜•儿种提问方式:?3.1齐问,就是教师问,全班一齐答。优点是:方便、省时、易操作。缺点:往往有滥竽充数者夹杂其间,不易于准确掌握学牛到底有多少人掌握此问题°?3.2对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请个别同学回答,针对性强、易检查、可控性较强,但耗吋较多。?3.3设问,就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学生。其特点是,将问题提出后,并不要求学生作答,而是教师自问自答,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造成学生的悬念感,它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利于
5、知识的巩固提高与灵活运川。这种方法常用于引入新课,其作用是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牛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4直问与曲问,所谓直问,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立问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曲问,就是转弯抹角地问,从正面或反面提出问题。曲问较直问复杂、间接、但它有助于学生澄清数学概念理清解题思路,抓住问题的实质,如“什么样的函数有反函数?”是直问,“平而内,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之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是1111问,实质问的是椭I员I、双1111线、抛物线的第二定义。?3.5正问与反问,正问就是教师从问题的正面设问,而
6、反问则是教师从问题的反面设问。止问和反问可以促进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出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止问与逆向思维的能力。两种提问往往交替进行,通过一止一反的提问,能突破难点,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效果。?3.6追问和联问,追问,就是针对某一概念或定理或某一教学内容,一问再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冋答为止。联问,就是针对某部分知识点,设计一组问题,问题相接,环环相扣,学主在弄清了每一个知识点后,就能从整体上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性质。如讲过差数列后,再讲等比数列时,可设计如下联问:“什么是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是怎么样的?”“询儿项
7、和如何去求?”这些问题解决了,等比数列也就基本掌握了。4课堂提问的技巧?1.1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不是任何内容任何时候都需要提问的,必须围绕教学□的要求,从教材的系统性、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方面考虑,选择适宜的问点。如:针对教学重点提问,可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针对难点提问,可以解惑变通、消去疑虑;针对典型错误提问,可以吸収教训,敲响警俳;针对解题技巧捉问,可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针对学生方法提问,可以掌握学法、授人以渔。?4.2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课堂提问针对性要强,在提问内容上应准确、具体;形式上应简明多样;语言上应准确、精练、清晰,不宜
8、拐弯太多;落脚点上应取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在课堂捉问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