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

ID:46412235

大小:3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3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_第1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_第2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_第3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_第4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  迎仙宫  位于盖德乡林地村的迎仙宫,居北朝南,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年前后),距离县城13公里。  宴林口桥及迎仙宫革命遗址,1988年被列入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古迹有古壁画、神像、古联文、古大钟、木刻案桌、捐资名碑、葫芦泉井、姑婆石、两侧古马头、古桥梁、姑婆游泳池。  迎仙宫,为德化县早期的古宫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历经风雨侵蚀,被严重破损。1990年以砖木结构重建。2003年7月被台风摧毁。同年,依其旧制,用砖木结构重建。  迎仙宫对联:  迎仙仙宫迎;  仙宫宫迎仙。  徒巴蜀云游德化,新

2、择五华圣地;  自五华锡驻上林,首开一栋迎仙。  迎益迎芝迎诚意;  仙到仙萃仙下降。  迎驾陆禅图长报;  仙宫恩主度慈航。  迎佛诚意佛自在;  仙到人间庆众生。  卓载乾双蓬莱境;  东西南北弟子情。  一泓法水八方泽;  五朵花开四海香。  迎非诚意宫无佛;  仙到人间景尽春。  迎立三教儒道释;  仙凤二者尊炎黄。  迎厥祥来,春同赐福;  仙其萃止,佛其流恩。  (文史办辑)   碧象岩  碧象岩,位于德化县风景优美的观音岐(白泥岐)南侧,东五凤飞翔,南天马行空,西紫云缭绕,北金鸡报晓,山峦叠翠,峰回岫复。岩宇四周林木苍茂、

3、松涛阵阵、鸟语声声、曲径通幽、云蒸霞蔚、山花烂漫、清香怡人。明万历年间重建的碧象岩,规模雄伟壮观,正殿供奉何朝宗泥塑的观音、善财、龙女,达摩和三代祖师、吴公真仙诸圣像,曾有“万家祷告万家灵”之传闻。时大学士张瑞图撰写对联曰:  怎得山因佛得山,个个峰峦成佛骨;  那知佛缘山知佛,声声梵语皆山名。  “碧者,石之青美也”;“象者,象教之简言也”。碧象岩,顾名思义,是说白泥岐山中,方圆数平方公里,富藏白而泛青的瓷土、釉石,岩中供奉观世音菩萨。历代瓷人在其山麓四周烧制陶瓷,瓷器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著称于世。明万历年间,一代大师何

4、朝宗于岩中泥塑观音大士圣像,从此“白泥岐”便称为“观音岐”。何派瓷雕产品千姿百态,有“东方艺术”、“天下共宝之”美誉,后人尊称何朝宗为瓷圣。  2000年9月,由原创建碧象岩之陈、邱、苏、颜、孙、林等姓氏后裔,再倡组董募捐重建。翌年第一期工程竣工的正殿为砖木结构,层顶为重檐歇山式,上盖金红色琉璃瓦,殿堂为四点金皇宫式结构,供奉由何派瓷雕高级工艺美术师邱双炯重塑的观音菩萨、善财、龙女,以及达摩祖师、吴公真仙。正殿大门悬挂赵朴初款“圆通宝殿”、新加坡妙灯法师书写的“古刹重光”横匾。佛龛悬挂陈怀晖书“佛光普照”横额,主殿两侧建有僧寮、斋堂,现香

5、火旺盛,朝圣者络绎不绝。碧象岩已成为德化陶瓷文化、宗教文化和生态旅游的胜景之一。  (文史办辑)   安土庙 (略)   西天寺  西天寺,原名西天室,又名西天岩,位于德化县浔中镇祖厝村,地处海拔920米的西天山北山坡上,山深林密,层林叠翠,花草繁茂,景色清幽秀美。始建于唐末宋初,历代均有修葺。明代以前寺僧甚多,农耕自给。大跃进期间,一度被作为县化工厂厂部。1981年以来,乡人多次修护增建。常年香火旺盛,游客络绎不绝。该寺被德化县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仍名为“西天寺”。  西天寺主建筑有两座,一座是西天寺清代遗构,悬山式土木

6、结构,三进三开间双护廊,建筑面积505平方米,简朴庄严,古色古香。殿内中奉观世音菩萨,左侧供奉普明祖师,右侧供奉西天寺一至四代住寺僧神位。内有清康熙二年(1663年)进士李道泰及其子孙、住僧捐铸的铁钟一口,清代雕塑的地藏五佛一尊,西天净土历代祖师古檀木牌一块,清光绪八年捐献的铜香炉一个等。还有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牌匾和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贡生曾观生、曾乃生,清乾隆丁丑科进士曾西元、乾隆壬戊科进士曾重登及曾清杨等的题刻木板和楹联七对。曾西元的两对楹联:  宝月耀科峰,原是西天慧眼;  昙云腾德水,总归南海慈航。  彼西耶

7、,此西耶,灵爽如来法界,何分彼此;  是天哉,非天哉,浮云不染寸心,自悟是非。  曾重登的题联是:  母何吕名慈,是由来显佑默持,有类恩勤执意;  子胡然称谊,总为此处祈恩祷,无惭孺慕真情。  内容含蕴丰富,书法飘逸秀美,是难得的墨宝。深井中两株五色茶花树,是进士曾重登于清乾隆间从云南带回种植的,姹紫嫣红、艳丽无比,每朵花都有十八个草书芯蕊,名“正宗十八学士”,十分珍贵。  另一处建筑是“观音阁”,两层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44平方米,上层排列百态观音百余尊,木质鎏金,流光焕彩,形态各异。下层为圆梦室,供香客住宿圆梦。  沿林间小径

8、走五百多米,即为“和尚田”遗址,现已辟为放生池。池前有一深涧,遍布巉岩怪石,流水潺潺,池旁建“慈心宫”等佛阁亭台,相互掩映,别有意趣。 (文史办辑)   聚星宫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大约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