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ID:46406102

大小:16.59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3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_第1页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_第2页
资源描述: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孩子来到人世间最先认识的人是爸爸妈妈,孩子最早学会说的词汇是“爸爸妈妈”,孩子出门在外最想念的是爸爸妈妈。孩子是看着爸爸妈妈的脊背长大的。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第一次啼哭,第一次说话,第一次吃饭,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上学……都会使爸爸妈妈由衷地高兴。在这无数个“第一次”中,孩子小手拉着爸爸妈妈的大手走进了人生世界。所以孩子的最直观的榜样也是爸爸妈妈。家庭教育,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有意的和无意的。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家长自己身上。其

2、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四川人说四川方言,河南人说河南方言一样,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作用大得多的本质教育。意志、胸怀、品德、习惯的形成,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一个好人的背后,很可能有一位好的长辈给过他终生受益的教诲;一个坏人的背后,很可能有一位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终生难以摆脱的误导。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会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之路;错误的教育理念和

3、方法,会使父母留下终生的遗憾。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道染缸;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过去的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家长。家长自身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不要以为只有家长有目的的同孩子谈话时才是教育孩子。家长在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教育着孩子。家长在上班前怎样检查自己的着装,迎送客人时怎样和来客握手,怎样对待朋友和坏人,在客厅里以怎样的姿势跟别人谈话、说话时的表情和举止,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不过我们自己不注意罢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

4、己的人格。”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孩子的言谈举止反映的正是家长的形象。有些父母亲,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们却深得孩子的敬重,那是因为他们那种正直、忠厚的为人,勤劳勇敢的行动,勇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孩子,教育了孩子。这正是人格的力量。伟大的父母正是用自己的人格来教育孩子的。那些讲究公德、富有教养、心胸豁达、处事公道、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充满爱心的父母,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成长的航标。优质的家庭教育,不是优在“说”,而是优在“做”。家长对的人格感染和习惯影响,这是家庭教育的上乘境界。马宇歌同

5、学是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的小记者,在学校她乐于助人、关心集体是出了名的。老师们都说:“这孩子小小年纪为什么这么懂事,这么优秀?”后来人们知道了他的父亲马弘毅送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的故事,大家心里就明白了: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马弘毅到学校参加家长会,散会以后,其他父母领着孩子走了,马弘毅却让马宇歌留下来,父女俩一起把开会的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孩子上了入学后的第一课。过去,农民的儿子看到父母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洒大地,自己便学会了吃苦耐劳;老百姓的女儿每天看到母亲缝补浆洗,日夜操劳,便学会了关心体贴,勤俭持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

6、样潜移默化,这样“润物细无声”。孩子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每天都在自己的眼中留下父母的形象。拿出孩子用心灵拍摄的“照片”看一看,有些父母的形象是光辉的,高大的;但是,有些父母的照片却不那么“光辉”,不那么“高大”。而现在,我们的孩子从父母身上看到了什么呢?一些年轻的父母,一下班回家便只想着疯狂地娱乐,有的甚至每晚把饭桌当牌桌,把客厅当赌场,全然不顾在一旁做作业的孩子。难怪有些孩子形成了“享乐至上”的人生哲学,不想学习,不思进取。这些能都怪孩子吗?当我们指着孩子的鼻子,大喝“你给我看书去,不许看电视”时,自己却靠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看着精彩的电

7、视节目,不时发出开怀的大笑,这能让孩子安心看书吗?当你自己一边玩着麻将一边指责孩子懒惰、贪玩、不刻苦时,你想没想过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有的孩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半躺在沙发上,两脚放在茶几上。你注意观察一下,这很可能就是他爸爸坐沙发的姿势。有的孩子爱说脏话,出口成脏,或许那些刺耳的字眼就是父母的“口头禅”,孩子还以为说起来很酷。你想让孩子做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先做什么样的人。诚然,教育需要一种智慧,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讲大道理充其量是一种知识,大道理讲多了,孩子便充耳不闻了,更糟糕的是在孩子心目中,你成了一个罗嗦爸爸或罗嗦妈妈。爱讲大道理

8、的父母,若自己与这些大道理背道而驰,比如,你要求孩子刻苦学习,而自己却整天在麻将桌上混日子;要求孩子大公无私,而自己却爱占小便宜,那最后的结局便会有两种:一种是孩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