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QPSK调制与解调

实验九 QPSK调制与解调

ID:46405428

大小:1.12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实验九  QPSK调制与解调_第1页
实验九  QPSK调制与解调_第2页
实验九  QPSK调制与解调_第3页
实验九  QPSK调制与解调_第4页
实验九  QPSK调制与解调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九 QPSK调制与解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九、QPSK、QDPSK调制与解调一、实验目的1、掌握QPSK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2、掌握QDPSK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3、分析QPSK、QDPSK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二、实验原理为提高通信的有效性,最常用的办法的是采用多进制的数字调制。MPSK和MDPSK就是多进制的数字相移键控即多相制信号,前者称为多进制绝对相移键控,后者称为多进制相对(差分)相移键控,它们都用M个相位不同的载波来表示M个不同的符号。一般来说,有,因此,一个符号可以代表nbit的二进制码元。1、QPSK信号分析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正交相移键控)又叫

2、四相绝对相移键控(4PSK),它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2bit信息,故每个四进制符号又被称为双比特码元。把组成双比特码元的前一信息比特记为a码,后一信息比特记为b码,为使接收端误码率最小化,双比特码元(a,b)通常按格雷码(Graycode)方式排列,即任意两个相邻的双比特码元之间只有一个比特发生变化。图9.1给出了双比特码元(a,b)与载波相位的对应关系,其中图(a)表示A方式,图(b)表示B方式。图9.1QPSK信号相位矢量图(a)A方式(系统)(b)B方式(系统)表9.1双比特码元与载波相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双比特码元载波相位A方式B方式0090°23

3、5°010°135°11270°45°10180°315°根据相位矢量图,得到双比特码元与载波相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9.1所示。A方式的QPSK信号可表示为,B方式的QPSK信号可表示为,由于QPSK信号普遍采用正交调制(又称IQ调制)法产生,故QPSK信号统一表示为这样,将a码送入I路,b码送入Q路,然后将I路信号与载波相乘,Q路信号与正交载波相乘,之后通过加法器相加,即可得到QPSK信号。2、QPSK调制以B方式为例,QPSK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一是正交调制法,二是相位选择法。(1)正交调制(IQ调制)法二进制调相信号通常采用键控法,而多进制调相信号普遍采用IQ调制法产生。正交调制法

4、产生QPSK信号的原理框图如图9.2所示,它可以看成由两个2PSK调制器构成,上支路将a码与余弦载波相乘,下支路将b码与余弦载波相乘,这样产生载波相互正交的两路2PSK信号,再将这两路信号相加,通过矢量合成便是QPSK信号。图9.2正交调制法产生QPSK信号(a)原理框图(b)矢量合成原理图中输入的数字基带信号是二进制的单极性不归零码,通过“串/并变换”电路变成并行的两路码元和后,其每个码元的传输时间是输入码元的2倍,且单极性信号将变为双极性信号。其变换关系式将“1”变为“+1”、“0”变为“-1”。“串/并变换”过程如图9.3所示,图中0、1、2等表示为二进制基带码元的序号。从电路实现的角

5、度看,串并变换实现了双比特码元和I、Q两路信号幅度之间的映射,如表9.2所示。IQ信号幅度只有2种取值,设为是为了保证输出QPSK信号幅度为1。图9.3串/并变换电路工作原理表9.2双比特码元与IQ信号幅度及载波相位之间的映射关系双比特码元abI、Q路信号(幅度)I、Q路调制后相位合成相位00,,01,,11,0,10,0,(2)相位选择法相位选择法原理框图如图9.4所示。图中载波产生器产生四种相位的载波,经逻辑选择电路,根据输入信息a和b,决定选择哪个相位的载波输出,然后经过带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这种方式适合用于载频较高的场合。图9.4相位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的原理框图2、QPSK解调

6、图9.5QPSK信号解调原理框图QPSK信号的解调可以用两个正交的载波信号实现相干解调,如图9.5所示。由于QPSK信号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2PSK信号的叠加,所以用两路正交的相干载波去解调,可以很容易地分离这两路正交的2PSK信号。相干解调后的两路并行码元和,经过并/串变换后,可恢复出原串行信息。这种解调仍然存在相位模糊现象。3、QDPSK调制为了克服QPSK的相位模糊现象,人们常采用QDPSK调制,即用相邻码元载波相位的相对变化来表示数字基带信号,它可以理解为四进制的相对(差分)相移键控。将表9.1中的换成,即得QDPSK信号的编码规则,此时是本码元载波相位相对于前一码元的相位变化。QDP

7、SK信号产生方法与QPSK信号的产生方法类似,只需在图9.2(a)中发送端串/并变换后增加差分编码器,即可获得QDPSK信号。图9.6正交调制法产生QDPSK信号的原理框图关于差分编码:发送端差分编码的实现常用“模4加”电路,如图9.7所示。图9.7差分编码的实现(a)模4加电路(b)模与双比特码元的对应关系模4加的运算法则是:相加之值<4,其和为结果值;相加之值>4,其和减4为结果值;相加之值=4,结果值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