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95462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初步探析采访中的技巧费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步探析采访中的技巧摘要纵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全过程,采访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实在不容低估。60多年前,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就强调指出,在报纸的所有业务中,“以采访为最垂耍”,“因为一张报纸的最重耍的原料厥为新闻,而新闻的之得乃在采访”。针对采访的如此重要性,本人从采访前的准备和提问的技巧两方面來初步探讨采访技巧,以提高采访能力。关键字:采访前准备,提问技巧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
2、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因此采访技巧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技术,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记者才会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新闻消息,才有可能写出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采访前的准备新闻故事是真实的故事,不能像写小说一样虚构。因此,事先要作好大量的准备。美国一位颇有名望的新闻学专家曾经讲过对新闻人物的采访:“宁可准备过头,而不要准备不足”。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采访过30多个国家的首脑和政党领袖,被誉为“和著名政治家纵谈天下大事的能手”,“创造新闻丰收的政治采访专家”,但她的成功是建立在大量的准备工作的基
3、础上的。她在讲到其成功秘诀时曾说,每次采访前都是“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用上几个星期甚至半年时间进行资料准备和研究工作。比如1980年8月21口至23口,她曾经两次访问邓小平同志。事后她说“在访问邓小平以前,我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由此可见,采访而的准备非常的重耍。那么从哪些方面进行采访的而期准备呢?首先,必须准备相关的资料。专业实习的时候初当小记者,没有经验,也缺乏积累,一听说要去采访,总是喜滋滋、兴冲冲,十分激动。但是一旦到了采访现场,而对采访对彖的时候,就问题百出了,不是说外行话,就是问题捉不到“点子”上,其至
4、经常被采访对象当作“小孩子”,反被对方问个不停。由于在采访当中挖掘不到素林所以完成采写任务就很困难了。大凡中外著名记者,他们在采访前都很重视资料的准备工作。譬如我国30年代著名记者范长江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他每到一个地方采访,总是先搜集、查阅当地的地方志和史书。又如闻名世界的意犬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每次采访前,总是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做准备,阅读与采访对象冇关的材料和书刊,同吋还做笔记,写研究心得。她说,每一次采访之前都耍象学生准备大考一样,准备几个星期甚至一两年。从这些著名记者的经验來看,采访成功与否和资料准备是否
5、详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需要准备的文字资料有一直接的资料和间接的资料。所谓直接的资料,是曲被采访者自己所能提供的与其有直接关系的现成文字资料,如被采访者写的回忆录及其他文章等。如果我们采访的是一个单位或某个部门,就应搜集与报道内容有关系的资料,如该单位的内部文电、档案记录、会议记录等。间接的资料,一般是指与采访对象有关的一切文字的东西。如果进行体育比赛项目的报道,那么就要翻阅该项目的冇关资料,如它的发展史、历史记录的创造者,以及各参赛队的风格、特点等;如果采访一个地方,除了要报道的内容外,翻看一下该地区的
6、历史、地理、经济、民风民俗等资料,对写作也会冇所裨益。如果采访的是某一个工程项目或生产企业,那么就要翻阅一下与此有关的专业书籍。这样可以避免说外行话,容易与被采访者找到共同的语言。其次,必要的知识准备是做好采访工作的重要环节。当今世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我们在学校学习课本知识以及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只是知识积累的初步阶段。记者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屮,并不能了解各个方而的知识,当记者耍采访某个陌生的领域时,往往会采取“临阵磨枪”的办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临时抱佛脚”,一旦确定了釆访目标,记者就要立即进行相关知
7、识的准备。当然,一个记者的文化知识索养,更重要的是靠平时持之以恒的长期积累。多读书,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注意收集和追踪新知识、新信息,还要时时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养兵TF1,用兵一时”。只有”平吋多烧香“,才能对突发性的采访任务应付自如。记者是博学多识,述是知识贫乏,釆访屮往往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正如著名记者范长江在《怎样学做新闻记者》一文屮所说:“新闻工作Z所以可贵,是因为知识广博。”具体而言,平时的知识积累与准备如何,采访时会直接产生如下功效
8、:第一,冇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冇效地交谈。记者与采访对象若要迅速冇效地谈到一块,恐怕并不完全取决于采访的经验、方法之类,常常起关键作用的,则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职业所涉及的知识有否积累和准备。笫二,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记者若是知识工地扎实或准备充分,那么,采访对象所述的材料,哪些有价值,哪些无价值,就不难作出判断。否则,就容易导致两种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