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95244
大小:6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变电站运行人员防止误操作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变电站运行人员防止误操作对策摘要:阐述了变电站运行人员发生误操作事故的原因,结合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人员心理分析、制度解读、案例分析、规范化操作训练等几个方面。并将上述对策应用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切实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关键词:变电站;误操作;运行人员作者简介:周秧(1981-),女,浙江诸暨人,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讲师。(浙江建德311600)孙晓峰(1971-),男,浙江萧山人,浙江省电力公司萧山供电局,工程师。(浙江萧山311201)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97-02变电站的电气误操作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甚至引起电网振荡瓦解等严重后果。为了有效防止电气误操作引发的人身和重大设备事故,原水利电力部于1980年将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列为电力生产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发布,并于1990年提出了电气设备“五防”的要求,并以法规形式(能源安保【1990】1110号文)行文规定了电气防误的管理、运行、设计和使用原则。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是防止运行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发生电气误操作的有效技术措
3、施。凡有可能引起误操作事故的电气设备均应装设防误装置。目前变电站防误装置有多种,有微机防误、电气闭锁、电磁闭锁、机械闭锁、机械程序锁、机械锁和带电显示装置等。但是,误操作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危害性极大,而造成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倒闸操作过程中习惯性违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找出倒闸操作过程中的习惯性违章,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加以控制,对于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深入论述了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防范的对策。一、发现的问题1•运行人员的态度问题态度决定成败。部分运行人
4、员思想上不重视,麻痹大意,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粗心、马虎大意,不认真核对设备,甚至凭感觉操作。另外,没有认真学习事故通报,没有认真汲取以往的事故教训,没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这都可能会使同样的错误重复发生。2.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变化随着技术发展,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以前变电站都是有人值班,现在基本上都是无人值班,采用集控站模式或者监控中心+操作站模式。过去每个运行人员只在一个变电站上班,对变电站的设备位置、原理、性能都了如指掌。如今一个运行人员要管辖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变电站的运行和维
5、护,熟悉每一设备就变的比较困难,这就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引发误操作事故。2.操作过程不规范(1)操作习惯与操作规范不一致。运行人员对公司下达的操作规范没有深入地学习并掌握,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不清楚若不按照规范操作,可能会引起的严重后果。所以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会形成自有的操作习惯,而有些操作习惯是不符合操作规范的,如监护人帮操作人操作等,这样会增加误操作的概率。(2)工器具的准备不充分。规范要求在操作之前需准备安全工具和操作工具,并对其进行检查,看能否满足操作需求。但是,运行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漏拿工器具的
6、现象发生。出现这样的情况,需中断操作,这就可能出现找错设备等情况。(3)操作的危险点分析预控没有针对性。危险点分析应由值长组织,查阅危险点预控资料,同时根据操作任务、操作内容、设备运行方式和工作票安全措施要求等,共同分析本次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点,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并且在接令人或值长向监护人和操作人面对面布置操作任务时,也应一并交代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没有做到位,有些就是走形式地分析一下,没有针对性,有些甚至于将这一步骤省略。(1)任意解锁。
7、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按动作原理可分为机械、电气和微机三大类。每一类闭锁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及运行使用要求都不相同,而部分运行人员对闭锁装置的知识了解较少,一旦闭锁装置出现问题,操作不能顺利进行,运行人员往往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解决,因此,就用最简便的办法一一解锁。这样随意地解锁,使发生误操作的可能性大大提高。(2)操作票的拟票、审票环节走过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手工开票早已被智能开票系统开票取代。对于生成的操作票,当值人员要逐级进行全面审核,对操作步骤进行逐项审核,明确是否达到操作目的,是否满足预期要
8、求。部分运行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仅仅是按照操作票按部就班地操作,没有深究其每一步骤的操作目的、存在的危险点以及注意事项。(3)操作过程与规范不符。在倒闸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八步”要求,一步一步做好。具体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一是接受操作命令时,没有互报站名、姓名,没有使用规范的术语;二是接到正令后没有核对正令与原发预令和运行方式是否一致;三是操作前没有明确本次操作的目的;四是用微机防误闭锁装置,操作前没有进行模拟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