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89624
大小:7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3
《列宁的外交决策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列宁的外交决策思想研究[摘要]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列宁做出对徳和约的外交决策及其准确把握对徳和约的签订时间都与列宁的外交决策思想密不可分。列宁从反对革命的空谈入手来证明自己对国际形势的评估及外交决策的止确性,他在外交决策过程中运用的历史分析、实力对比、动态分析、利益平衡与取舍的决策思想使得苏维埃俄国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槊•造了冇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列宁在外交决策过程中体现的思想智慧无疑対为今中国的外交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关键词]外交决策;革命的空谈;实力对比苏维埃俄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列宁的外交决策思想的具体体
2、现,从列宁的外交决策思想中体现出列宁为什么耍制定对徳和约以及如何把握对德签订和约的决策思想及政治智慧。一、列宁外交决策思想的时代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处于非常复杂而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屮。摆在列宁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巩固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尽管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很快颁布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权建议,立即就缔结公正的民族的和约开始谈判,”[[参考文献][1]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布列斯特一里托夫斯克和平谈判(第1卷)[M]・莫斯科,1920.[3]列宁论苏
3、维埃国家对外政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1](P.9)但是其他欧洲国家对苏维埃俄国的建议置之不理,苏维埃俄国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威胁,尤其是徳国的进攻可能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这种形势下,早H与德国签订和约,尽可能延长和平的时间以便于增强苏维埃俄国的综合国力成为苏维埃俄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除了外部势力的挑战外,苏维埃俄国也面临布尔什维克内部的意见分歧,是继续推动世界革命还是尽快签订和约?签订什么样的和约?如何把握对德谈判的火候以便为苏维埃俄国政权争取最大利益?在上述一系列问题上的不同意见,需要列宁尽快做出外交决断,同时说服布尔什维克
4、内部统一思想,尽快完成谈判工作。到1918年2月上旬苏维埃俄国与德国的谈判陷入了胶肴状态,德国代表库尔曼强硬地声明:“不能无止境地拖延和平谈判”。他重新提出了德国耍求的基木内容,然后讲到,俄接受徳国提出的要求是缔结和约的绝对必要条件,这实际上就是最后通牒。但是,托洛茨基违背列宁的指示,发表声明说:“俄国拒绝割地条约……同时下令俄国军队在全线全部复员”。[][2](p.208)为此,德代表库尔曼当即表示,“如果不能签订和约,那么,关于停战的条约本身显然也就失去意义,因而在它规定的日期届满时即将恢复战争状态”。[][2](p.209)1918年2月16日19时
5、30分,德国统帅部向布列斯特一里托夫斯克的苏俄代表正式声明,从2月18H12时起结束俄德停战,恢复战争状态。在这种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列宁认为要向德国政府发出同意签订和约的电报。但是列宁的建议在中央委员会的表决中,只有6票赞成,7票反对。由于徳国开始进攻,下一次中央委员会提前于2月18日晚间召开。经过激烈的党内辩论,列宁首次赢得了赞成缔结和约的多数票。“列宁关于立即通知德国政府同意缔结和约的建议,以7票赞成,6票反对得到通过。”[][1](p.502)列宁在1918年2月21日《真理报》上发表的《论革命的空谈》一文突出反映了当时列宁的外交决策思想。二、列宁外
6、交决策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善于抓住矛盾的核心,把握事物矛盾的实质。在复杂的国内外变化的形势中,列宁善于抓主要矛盾,反对“革命空谈”。苏维埃俄国在同徳国的和约谈判中,德国人提出的和约条件非常苛刻引起了苏维埃政权内部的争论。在党内会议上对于是否立刻同德国缔结单独的兼并性和约有三种意见:参加的会议的人约有半数主张进行革命;其次,约冇四分之一同意托洛茨基同志的意见,即“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复员军队,将士兵遣散回家,但不签订和约”,[][1](P.258)只有约有四分Z—同意列宁的意见。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列宁紧紧抓住矛盾的核心,向党内开展说服教育工作。列宁认为,“只
7、有完全陶醉于革命空谈的人才会怂恿别人拒绝签署这些条件。”[]:1](P.377)他明确地说:“我一直认为革命空谈是对我们党(因而也是对革命的)最大威胁,所以我在《真理报》上发表了论'革命空谈'和论'疥疮'这两篇文章,开始了反对革命空谈的无情斗争。一些严格执行革命口号的革命政党害了革命空谈病而遭到毁灭,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1](p・377)“鼓吹革命战争的革命空谈会断送我们的革命,当时有人责备我,说我的提法太尖锐。但是,当党和革命有受到无法补救的损害的危险的时候,就必须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说出爭实的真相。”[作者:许涛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8、][1](p.353)(%1)、运用历史的辩证分析方法,反对不顾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