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

关于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

ID:46388132

大小:7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3

关于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_第1页
关于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_第2页
关于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_第3页
关于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_第4页
关于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论文关键词:华侨华人;宗教;特征;亚洲论文摘要:亚洲华侨华人宗教既有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而呈现出来的中华性与当地性的融合汇通。同时也兼具在海外特定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而生成的现代变异特征,因而从不同的空间和相异的文化境遇中诠释出既传统又现代的信仰符号,从而也传递出独特的多元文化共构的宽容与和谐气质,由此揭示出这项研究终将以开放于世界的宽容和谐精神承载中华传统、传承中华现代文明。传统宗教文化是华侨华人与其他民族的重大区别之一。因此,不懂得华侨华人的传统宗教,就无法真正了解华侨

2、华人文化和社会。然而,“华侨华人宗教”并非等同于“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什么是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一般认为,"所谓华侨华人传统宗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文化综合体,它既包括了华侨华人所信奉的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道教、儒家文化和民间宗教信仰,还包括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华侨华人宗教作为一种传统性很强的宗教文化,一直被广大华侨华人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以及传承和积淀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传统观点将华侨华人宗教的内涵只确定为包括华侨华人所信奉的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道教、儒教、中国化了的佛教和民间宗教信仰显然

3、不够全面,因为,无论是从宗教学的理论还是从实际的历史事实来看,华侨华人宗教完整的内涵还应当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进一步将基督教等宗教及其文化包含于其中。因此,华侨华人宗教研究实质上是一个关涉中西文化的研究领域。“中国网”2017年4月公布的''中国海外移民基本情况”显示:全亚洲华侨华人数达到了32800多万人,约占全球华人总数的80%,是中国海外移民人数最多的地区。而由于地理相近和当年“下南洋”的移民传统,中国早期移民大部分在东南亚地区,仅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9国华人和华侨在2001年就达到了323

4、80万人,占全球华侨华人总数的%。因此,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研究的意义都不容忽视。宗教观念是古代亚洲华人社会的精神支柱。唐末宋元出洋的华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明代以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部的华人大部分都是穆斯林。因此,古代东南亚岛屿国家的华人社区一般都被称为华人穆斯林社区。到了近代,东南亚殖民主义经济发展,掀起了几次华人移民高潮,此时华人信仰的是儒教、道教、佛教及其混合宗教。在移民过程中,道教在亚洲不仅传播较早,而且分布较广、影响也很深远。越南、柬埔寨是最先接受道教的东南亚国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的

5、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因此,17、18世纪以来,中国侨民大批移居这里。与此同时,很多华侨还以这里为中转站,先后移居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这个移民路线可视为道教在这些国家传播的路线。中国传统宗教经华侨华人传播到亚洲各地特别是东南亚之后,经过长期发展,呈现出与故国传统宗教既相同又相异、既内蕴着中华性又包含当地性的特征:第一,事亲祀祖是亚洲华侨华人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而祖先崇拜是其宗教信仰与礼仪的主体。华侨华人宗教根源于祖国,并适应华侨华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需要。华人移居海外,所愿无非是求得平安顺利、在他

6、乡异域安居乐业、追求财富改变贫困,然后"叶落归根”、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因此,儒教、道教、佛教正可以在精神上满足其需要。并且,在东南亚,道教与儒教、佛教的融合表现得特别明显:在以道教神为主的庙宇里往往也供奉着属于佛教的神灵;在以佛教神为主的寺院里同样也可以看到属于道教的神位。不仅如此,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也会在这些庙宇中受到供奉。例如,菲律宾马尼拉的九霄大道观主要供奉道教系统的众多神仙,但同时也供奉着佛教系统的观音菩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青云亭既供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供奉道教的关圣帝君,还供奉着儒教的孔夫子。

7、第二,供奉多种神灵,特别是与自己的生存活动紧密相关的神灵。中国的道教本来就是一个多神教,其所崇奉的种类繁多的神灵中供奉较多的最高神是所谓“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可是,在东南亚国家的道教庙宇中,虽然奉祀多种神灵,却不一定都供奉这三尊最高的神,其供奉得最多的三位神却是天后、关帝和大伯公。新加坡的天福宫,同时供奉着天后、关帝和观音。而新加坡的玉皇殿虽然以玉皇上帝为主神,但同时又供奉着南斗六星、北斗九星、二十四天将、三元大帝、灶君、天后、孔子以及如来佛、观世音、弥勒佛、地藏王等神。第三

8、,宗教庙宇和团体兼有宗教职能和世俗职能。华侨华人身在海外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需要祈求神灵保佑以获得精神寄托之外,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关照和帮助。正是由于这种需要,东南亚华侨华人社区的很多道教庙宇和团体不仅开展宗教活动,而且也从事社会救助活动。很多庙宇成为华侨华人的活动中心一一社会福利甚至行政管理事务都在这里办理。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宗教深入到个人的自愿社团的心性领域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教对社会政治和伦理领域就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