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87851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探析摘要:生态建筑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与现代建筑一脉相承,并且是现代建筑在21世纪的继续。随着庞大数量的建筑的兴建,使整个建筑行业成为一个能源消耗大户,这就使得生态建筑设计应运而生,促进建筑设计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八—1—^刖g我们的建筑是利用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大量的能源建立起来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地方输送相应的建筑材料,经过相应的处理,最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或者是活动的场所,这一系列的活动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极人的破坏和污染,
2、加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生态建筑的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和知识更加的复杂。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对现有自然资源的利用之上,使居住者舒畅,尽可能的减少依靠能源驱动的空调以及其它相关设备的影响。1、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牛态建筑的特点1.1生态建筑的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生态建筑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总体上是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使物质、能源实现秩序地循环转化,获得一种无污染、高效及低能的生态平衡系统。这个概念的落脚点有以下两个方面:(1)、提供健康的建筑环境,并向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2)、减少能
3、耗,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使建筑和自然成为一个冇机的整体。1・2生态建筑的特点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以改善周围小气候,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以增强空间的适应性。生态建筑的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儿个方面的特点:整体、全面地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建筑材料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尽量使用天然能源与再生能源;采用节能技术和防治污染措施;宅址选择远离污染源;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建筑产品体现出牛态文化与艺术的内涵;设计过程中的多学科综合性。2、生态建筑设计的内容2.1尊重环境属性根据生
4、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看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屮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口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一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冇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
5、到“因地制宜2.2保护生态平衡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冇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
6、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2.3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木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2・4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人
7、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生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与以往建筑设计相同,生态建筑应致力于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空间和环境,即使建筑本身対环境污染很小,极为节能,但如果人们的各项活动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失败的。生态建筑的功能应更趋合理,空间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交流。它应该具备更良好的物理环境,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具有抵御自
8、然灾害的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