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走遍天下书为侣》马俊红

3、《走遍天下书为侣》马俊红

ID:46354292

大小:2.36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22

3、《走遍天下书为侣》马俊红_第1页
3、《走遍天下书为侣》马俊红_第2页
3、《走遍天下书为侣》马俊红_第3页
3、《走遍天下书为侣》马俊红_第4页
3、《走遍天下书为侣》马俊红_第5页
资源描述:

《3、《走遍天下书为侣》马俊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者简介尤安·艾肯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曾获英国《卫报》小说奖,出生于1924年9月4日,卒于2004年,享年79岁。尤安·艾肯生前出版过92本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与短文。每两年一次的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安徒生奖,被称为“小诺贝尔文学奖”,定在4月2日,即童话大师安徒生生日那天颁发。在这一天,获奖作家都会发表一篇极其精彩的演说辞,他的名字将会伴着他的声音,迅速传播到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尤安·艾肯在1974年的献辞里说,如果有一天,她真的独自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身边只有一本书为伴,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书就是一位好朋友,是一处你随时乐意去就去的熟地方。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只

2、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用同一种方式去读同一本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识记生字.四分钟后交流.●我会读伴侣环绕娱乐旅行犹豫背诵放弃忽略某种赶趟儿编故事近反义词:近:熟悉(熟识)品味(品尝)欣赏(观赏)选择(抉择)环绕(围绕)忽略(疏忽)周游(环游)毫不犹豫(毫不迟疑)反:熟悉(陌生)欣赏(讨厌)忽略(重视)毫不犹豫(犹豫不决)自学指导二:默读课文,想

3、一想独自驾舟旅行,作者为什么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两分钟后交流.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自学指导一: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五分钟后交流.●我会读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了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我会读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我会读作者认为一本书

4、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我们也来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读书的?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我会读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位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向………..最后……….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我会读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读课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

5、伙伴呢?•(作者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次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说明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2.此外,你觉得作者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伙伴还有什么原因吗?•3.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他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总结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一遍又一遍”地读呢?•方法: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首先,然后,最后)•4.交流作者的读书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5.从这“一遍又一遍”的读里,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呢?•6.

6、他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到新的发现)•7.“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读一读。(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8.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进都只是读一遍而已,大都不求甚解。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综合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我会填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

7、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所以,我愿意坐在(),()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故事中的人(),作家()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回过头来(),并问问自己()。我还会(),并从中()。做完这些,我会把()。最后,我会()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这真像()。知识回顾:•我们学过哪些修辞手法呢?•明确: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对偶……..设问:•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这有什么关系呢?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