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51467
大小:1.89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11-22
《矿井突水事故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矿井突水事故案例枣庄滕州市木石煤矿“7.26”特大溃水事故章丘市琅沟煤矿“11.17”突水事故山东华源矿业公司“8.17”溃水事故枣庄滕州市木石煤矿“7.26”特大溃水事故一、矿井基本情况木石煤矿位于山东省枣庄滕州市木石镇境内,官桥煤田北部,属于木石镇镇办集体企业。该矿始建于1971年,前身为谷山南井和谷山北井,为2个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分别复采魏庄和莱村煤矿剩余煤,1999年合并为一个单位,设计年生产能力9万吨。木石煤矿主立井井底车场标高为-38,矿井的生产水平为-38,木石煤矿采矿许可证确定的井田边
2、界上限为+20,下限为-225米,批准开采的煤层为第3、14、15、16、17层煤,煤矿四证一照齐全、有效。滕州市煤炭行业办公室批复的开采上限为±0,事故发生时开采的煤层为第3层残余煤。3层残余煤划分为两个采区开采(事故地点为一采区),其余煤层尚未开拓开采。该3煤层原始平均厚度8米左右,煤层倾角一般为20度左右,复采厚度0.8-4.0米。该矿所在井田1958年大跃进时期国家曾进行露天开采,由于经济技术不合理,未开采成功,在地面形成许多露天坑。地面最高标高+60米、露天坑底最低标高+46.5米,坑内部分区
3、域常年积水,成为农民的养鱼鱼塘。矿井正常涌水量每小时22立方米,最大涌水量每小时29立方米。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事故发生前,该区域连降暴雨,降雨量411毫米,比2002年同期(174毫米)增加236%,4号露天坑内积水约10万立方米。木石煤矿“7.26”溃水事故示意图一木石煤矿“7.26”溃水事故示意图二二、事故发生的经过7月26日21时40分左右,木石煤矿正值中、夜班交接班期间,矿值班人员倪家启、陈芳太接到电话汇报井下发生透水,随后二人一边通知井下撤人,一边换衣下井,同时安排机电人员切断电源。当罐
4、笼下至码头门上部时,发现水位已上升至码头门(井底标高-38),随即升井,并组织其他人员赶到一采区立风井观察水位情况。当下到一号风门和二号风门时,一号风门已推不开,二号风门处顶板冒落,污泥堵塞已无法行人,随即上井,此时,矿井一采区运输大巷全部被淹,井下水位升至-36米。井下溃水后,地面4号露天坑和砖瓦厂内出现二个塌陷坑,其位置分别位于木石煤矿越界掘进的+20米~+35.32米的范围内,二个塌陷坑直径均约30米,造成矿井-38水平以下被淹,导致3208探煤巷两个掘进头、-86全岩掘进头、3303残采面、-9
5、5北头采煤5个作业地点的37人遇险,其中:2人经抢救脱险,35人死亡。历时一个月的时间,事故处理完毕,直接经济损失298.1万元。三、事故原因1、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知法犯法。木石煤矿超越批准的开采上限±0标高,越过采矿许可证确定的井田边界+20标高,违法违规开采防水保安煤柱,顶板冒落后形成与地面直接联通的溃水通道,导致地面露天坑积水、泥砂溃入井下,造成矿井-38水平以下被淹,35人遇难。从矿领导的工作笔记和调查询问的情况看,矿技术负责人也认为在3208探煤巷施工,工作面上部是4号露天坑,且露
6、天坑内有积水,认为在此施工是危险的,但存有侥幸、冒险心理。2、事故地点开采最高标高达+35.32米,地面坑底标高为+47.5米左右(最低+46.5米),离第四系含水层(流沙层)只有9米,离地面露天坑底只有13米左右。虽然矿上制定了只打巷道出煤,不准扩帮,不准放仓,巷道回撤只回支护不回煤等措施,但按一般规律,顶板垮落带已进入第四系含水层,勾通地面积水。3、2003年7月14日前后枣庄地区普降大雨,降雨量比往年偏多,6~7月份降雨量已达411mm,使得地面4号露天坑积水水位上升1.2M,积水水面扩大,水面覆盖到
7、开采工作面,进一步加快了事故发生的时间和事故造成严重性。4、木石煤矿不将越界部分的巷道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隐瞒井下作业地点,提供虚假图纸,逃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重大隐患。5、在雨季期间,各级部门均下达了汛期停产指令,特别是对抗灾能力差的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井,要求必须大雨期间停产撤人,但木石煤矿置若罔闻,违法蛮干,造成事故的发生。章丘市琅沟煤矿“11.17”突水事故一、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2001年11月17日21时40分,济南章丘市琅沟煤矿933采区9333⑷穿采溜子道工作面
8、发生突水事故,造成13人被困井下。二、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对水患威胁重视不足,防治水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徐、奥灰水通过隐伏构造引发的特大突水灾害事故。事故的主要原因1.技术管理不到位虽历经三次突水,也聘请了有关专家对9层煤开采进行了论证,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批复,但有些主要措施没有得到具体实施。一是没有对9层煤底板进行探查;二是对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理解为只探断层和破碎带,不符合规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