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大学毕业论文尿微量白蛋白及B2微球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2014年6月25日尿微量白蛋白及P2微球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卩2微球蛋白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由于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增大以及血小板粘附等原因造成肾脏损害,这种肾脏病变在早期往往述可逆转,故对DN做出早期诊断就显得极为重耍。本文对78例糖床病患者进行床微量白蛋H(MA)
2、和血卩2微球蛋H(p2MG)的检测,以探讨两者的改变对早期诊断DN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78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根据病程和尿常规检测分为两组: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33例,病程la〜3a,平均年龄(42.3±13.6)岁,男14例,女19例;糖尿病尿蛋口阳性组45例,病程3a以上,平均年龄(45.H10.3)岁,男20例,女25例;健康对照组25例,年龄(43.1±9.3)岁,男]2例,女13例。排除其他返流肾脏疾病、高血压、肺心病、肝脏疾病。1・2方法空腹8h以上,留取晨尿10ml送检
3、。尿液MA、卩2MG测定均采用散射比浊法,仪器为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的Array360特种蛋白分析仪和LX20自动牛化分析仪,试剂由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提供。结果判断:按仪器设定的参考值MA19mg/L、卩2MG0.4mg/L,结果超过参考值判断为尿微量蛋白阳性。1.3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SAS9.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2结果三组MA、卩2MG水平的比较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高丁•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P0.05)o同样,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高丁•对照组,茅
4、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三组床MA、卩2MG水平情况(喲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比较P0.05o3讨论DN是指糖床病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是糖床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不少学者主张将DN分为3期,即早期DN、临床期DN和晚期DN。早期患者起病比较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很难发现。这类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使糖酰化速率增加,导致组织缺氧,血液粘滞度增高等一系列微循环变化使肾小管毛细血管张力变大,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引起肾损伤,肾
5、小球滤过膜上硫酸乙酰肝素合成减少,使滤过膜上的两个屏障发生改变,形成了微量蛋白尿。MA的分子量中等(66000),带负电荷,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作用,绝大多数MA不能通过滤过膜,尿中含量较低,研究显示当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时,血中的蛋白质可从肾小球滤过,主要为MA[1]。糖尿病患者常伴冇肾小球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的变化,引起肾小球通透性改变。(32MG广泛分布于体内所有细胞中,是HLA的轻链部分,分子量11.8KD,主要由肝脏合成。正常人体内的卩2MG的生成和释放速度是非常恒定的,且能自由通
6、过肾小球滤过膜,原尿中的99.9%的卩2MG可被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和降解,不再返回血循环,从而保证血液屮卩2MG浓度恒定,所以正常人尿屮只有痕迹量[2]o当肾近曲小管轻微受损时,对p2MG的重吸收下降,尿p2MG含量就增加。所以当DN影响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吋尿卩2MG升高[3]。本研究显示,糖尿病尿蛋口阳性组患者尿MA、P2MG的水平明显高于糖乐病乐蛋白阴性组患者,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A、p2M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尿MA、卩2MG检测是诊断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重
7、要指标。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尿MA排出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冇资料显示,尿MA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密切,英病程越长,尿MA阳性率越高,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尿MA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早期DN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一直被认为以肾小球病变为主,近年的研究认为早期已伴有肾小管和肾间质病变,因此联合定期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尿MA、卩2MG可及时、全面了解糖尿病的早期肾病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程苏琴,朱美财•乐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7):740747.
8、[2]梅长林,徐洪实.血、尿卩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4):200.[1]康萍,马培龙,陆森,等.卩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屮的意义[J]•中国医药研究,2005,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