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15841
大小:7.25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22
《第4章+圈闭和油气藏-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不整合圈闭不整合圈闭——不整合油气藏有两个分布特点:①地台区分布较多,因地台区升降运动较为频繁,沉积间断较多;②油气主要来自其上覆沉积的生油坳陷(较新),形成所谓“新生古储”现象,或与古老地层中的二次成油有关。对于不整合圈闭,亦需考察其遮挡条件的可能性:①不整合面的封闭性;②不整合面与储层的平面组合。一.不整合面以下的圈闭主要可分两类:1.与地层产状有关的油气藏这种圈闭主要与地层产状有关,地层可以是水平的、倾斜的、上拱的或下弯的,因此可分为背斜状、单斜状、水平状和向斜状四个小类。在平面上,圈闭的形态是这四类潜伏构造的等高线与不整合面所围成的封闭区域。2.古潜山
2、圈闭无论是侵蚀还是构造成因的,或二者结合生成的一切被掩埋的古地形突起都称为古潜山。构成潜山的岩石,常见的是碳酸盐岩、火成岩、变质岩,这些岩石的抗风化能力较强。潜山圈闭中,油气储存在紧邻不整合面以下的突起最高部位,下边有底水承托。油水界面、油气界面往往与地层层面斜交,而不受层面限制。二.不整合面以上的圈闭不整合面之上的圈闭与各种成因的地层超覆有关,即储集层超覆于不整合面上,其上又被连续不断的非渗透层所覆盖,从而形成圈闭。地层超覆可以是局部充填式,也可以是区域性广泛超覆。§4岩性圈闭岩性圈闭——是由于岩石的岩性或物性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圈闭。按成因可分为原生岩性圈闭及次生
3、岩性圈闭。一.原生岩性圈闭1.透镜状岩性圈闭形成于各种成因的透镜状储集层中,其四周皆不渗透或渗透性不好的岩层所围限。透镜状砂岩体一般与河流、浊流、沿岸流和三角洲沉积体系有关。2.上倾尖灭状岩性圈闭——由于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尖灭或渗透性变差而形成的圈闭。一般分布在盆地(坳陷、凹陷、向斜)的斜坡地带,但在古地形的斜坡地带均可能出现。3.生物礁圈闭根据生物礁的形态及其与陆地的关系分为:边礁、堤礁、环礁和台礁等。由泻湖向海洋方向,与生物礁有关的沉积相依次为:后礁相:灰岩、云岩、砂岩、红色的页岩和硬石膏(蒸发岩系统,盖层)礁核:碳酸盐岩(储层)前礁相:石灰岩、砂岩及生物礁碎屑
4、(储层)盆地相:灰—黑色石灰岩和页岩(生油层)从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礁核带和前礁相最为有利:一是这两个带具有丰富的油气来源;二是储集性能良好,原生孔隙和次生溶洞都很发育。现代珊瑚礁与P块状礁灰岩胜利平方王油田15珠江口盆地流花11-1油田(石油地质储量逾亿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生物礁油藏)二.次生岩性圈闭在一些相当致密的地层中,原本没有或仅有很少量孔隙,只是后来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形成次生孔隙构成的岩性圈闭,称为次生岩性圈闭。形成次生孔隙的原因是各种情况下的溶滤、交代及破裂作用。1、溶蚀—交代型岩性圈闭主要受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地层水的性质和数量所控制。只要条件合适,
5、在地层中就可以形成次生岩性圈闭。塔河油田海西早期奥陶系古地貌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剖面2、裂缝型圈闭归属讨论裂缝型圈闭可形成于页岩、泥岩、砂岩、碳酸盐岩及各种火成岩、变质岩岩体中。显然裂缝愈发育,储—渗体的连通性愈好,愈有利于圈闭的形成,而裂缝消失处就构成了圈闭的边界。裂缝型油气藏一般有四个特点:①油气藏常呈块状;②钻井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和井喷现象;③实验室测出的油层岩心渗透率与试井测得的油层实际渗透率相差悬殊;④同一油气藏,不同油气井之间产量差别大。利用测井资料识别裂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