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

【】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

ID:46306956

大小:8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2

【】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_第1页
【】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_第2页
【】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_第3页
【】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_第4页
【】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摘要:小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理想主要不是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由场基础与制度条件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宏观调控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观点出发,通过比较内牛安排与外牛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同绩效,给出了一个解释屮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政策边界的明晰界定,从理论上揭示了短期的总量稳定与长期的经济増长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地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关键词宏观调控政府安排制度基础政策效应政策边界与20年来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伴随,小国的宏观调控也先后经历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背景-H的抑制需求型和总需

2、求小于总供给背景-H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如果说1997年以前,面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形还能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压制总需求来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话,那么,1997年以后,面对在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扩大基础上形成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宏观总量非均衡情形,尽管政府实施了更为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但三年來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仍相距甚远。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和政策的规范研究业已引发出大量的研究成杲。然而,口前学术界大多数关于宏观调控的研究往往因暗含宏观调控政策能完全解决经济衰退的假定前捉以及由此演绎的逻辑推论而陷入了宏观

3、调控认识的误区。本文基于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制度安排的观点,依据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在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制度基础与边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解释屮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一、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内生与外生的绩效当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摒弃制度是外生或中性的新古典假设从而将经济运行分析由“无摩擦”的新古典框架转向“新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时,市场被描绘成一种为降低交易成本而选择的制度安排(Coase,1937,1960;North,1981,1990)o在将制度分析引入新古典的生产和交换理论并更深入地分析现实世界的制度问题屮,新制度经济

4、学家同样给岀了各种非由场形式的制度安排理由,这就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客观存在使对市场的使用存在成木,因而,为把有限理性的约朿作用降到最小,同吋保护交易免于机会主义风险的影响,经济主体必然会寻求诸如政府安排的制度(Williamson,1975)。任何特定制度的安排与创新无非是特定条件下人们选择的结果,而冇效的制度安排无疑是经济増长(绩效)的必要条件。正是通过对产权、交易成本、路径依赖等问题的强调,使新制度经济学得以将经济增长问题纳入制度变迁的框架小作出深刻的解释。由于制度安排的范围相当宽泛,这里,笔者并不打算涉及所冇正规和非止规的制度问题,而只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

5、析方法和某些术语(这些术语可能并不一定具有和同的内涵),在阐述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就它相对市场基础而言是内生述是外生的角度来解释屮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冇效性问题。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木理论已由标准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给定。尽管市场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前提条件过于苛刻而被认为在现实市场中不可能具备,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史表明,对市场制度作用的认识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出于完善市场配置功能的需要,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基础上口益衍生出了其他一些非市场形式的政府制度安排。其中最主要的有:(1)针对市场失灵而由政府进行的微

6、观规制(管制);(2)针对市场经济总量非均衡而由政府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的宏观调控。作为典型的政府安排,宏观调控是政府在宏观经济领域的经济职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干预经济的特定方式,它的内在必然性实际上可由市场经济运行的木质是均衡约束下的非均衡过程推论出來(吴超林,2001);而它的作用机理已在标准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得到了经典的揭示,并被战后西方国家长期的实践所验证。众所周知,宏观总量是由微观个量组成,宏观经济不可能离开微观基础而存在,宏观调控也必然要依赖于现实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我们可以简单地从宏观调控是否具冇坚实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出发,将宏观调控区分为内

7、生的制度安排和外生的制度安排两类。由场经济内生安排的宏观调控意指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与市场制度逻辑一致的传导条件和能对政策信号作出理性反应的市场化主体。相对而言,如果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没有或不完善的市场基础和传导条件下进行的,那么宏观调控显然就是一种外生于市场制度的安排。一般地,在冇效的边界范围内生安排的效应显著,而外生安排的效应则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有基于此,我们可以给岀一个分析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为何不理想的理论框架。屮国1993-1996年的主导政策被普遍认为是经济转型时期的一次比较接近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并成功地使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