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统计分析

延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统计分析

ID:46303169

大小:271.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延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统计分析_第1页
延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统计分析_第2页
延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统计分析_第3页
延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统计分析_第4页
延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统计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延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统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第6卷第4期研究评价20l1VO1.6No.4延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统计分析杨玉春(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100195)摘要:~-I-zoo8年枯水期地下水采样数据共计65个样本点,对水质组分进行了分层统计,并进行了地下水质量评价。此外,开展了TDS、CaNOI。一和硬度与取样深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垂向上,延庆盆地地下水由浅J,l~t,地下水水质逐渐变好l横向上,上游地下水水质好于中游,中游好于下游;深层地下水已经出现较差和极差点。关键词:地下水质量评价;延庆盆地;统计;F值法中图分类号:x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03{2Ol1)04—

2、0026—050引言区域上,地下水由东北流向西南。在冲洪积扇中上部地区,单井出水量可达3000m/d。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潜水和承压水分界线沿后黑龙庙一靳家堡~后吕缺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在降庄一北采一前吕庄一永宁一高庙屯一康庄镇分布,山前至雨偏少、水质性缺水的双重压力下,北京市的水资源呈现此线为潜水分布区,盆地中部为承压水区,承压水分布在出前所未有的严峻局势。北京有2/3的供水来自于地下水,冲洪积扇前缘至盆地中部地区,该地区埋深30~50m以上浅层水质的恶化加上水位逐年持续下降,使得供水需求含水层由薄层中细砂组成,50~100m以下有

3、2~3层砂砾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f~2003年以来,北京市政府先后石层,厚约10m左右,含水层总厚度约20m左右J。启动了多项有关地下水水质调查研究的项目j。本文选取延庆盆地作为研究区,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层分区统2地下水采样计了区内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以期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支撑。2007-2009年,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历时3年的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工作精度1:5万。项目分别1区域概况在在2007年、2008年分丰、枯水期对平原区1035H~水井进行了采样工作,共采集地下水样品3000余组。延庆盆地延庆盆地是典型的山间盆地。盆地中部以湖相沉共布设采样点6

4、5个,3次共采集水样200余组。测试有机积为主,沉积厚度受构造控制,总体来看,东部薄,往西组分49项,无机组分44项(本文仅涉及无机组分评价),逐渐增厚,沉积中心在延庆镇以西,厚度大干lO00m,为区域地下水质量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取样数北部山前比南部山前厚度大,南部一般厚度100m,北部量见图1。可达200m以上。山前平原冲洪积扇地区,含水层主要有砂、砂砾石、砂卵石组成。含水层厚度由冲洪积扇上3地下水分层质量评价部向下逐渐变厚,含水层颗粒由冲洪积扇顶向下由粗变细。山前地区排列有数个小型的冲洪积扇,山前到冲洪评价方法采用国标中推荐的综合评价加附注的评分积扇底部,颗粒由粗变细,

5、呈有规律的递变。盆地中部方法。首先依据各单项组分浓度划分各组分所属质量类主要为淤泥质粘性土夹薄层粉细砂层,粉细砂层多呈别,进而对各类别按表1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透镜体分布。然后按下式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作者简介:杨玉春(女),(1960)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方面的工作。E-mail:yyc225@yahoo.CoIl1.C/q20112OllVo1.6No.4杨玉春:延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统计分析第6卷第4期图1延庆盆地地下水采样点分布图:指标的项目数。=F=,喜表1Fi值分类表其中各单项组分Fi的平均值;Fmax:单项组分评类别lIlⅡl11}ⅣV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Fi

6、l0I1I31610根据F值,按表2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表2地下水分级表盐。。选璺、,溶兰璺竺、锰、苎置、铁氟、硝酸用雅评分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3。、亚硝酸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10项作为评价因子,利表3延庆盆地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统计表分层(总样本)优良个数(百分良好个数(百分较好个数(百分较差个数(百分极差个数(百分比)比)比)比)比)浅层(21)7(33.3%)5(23.8%)0(0.%)1(4.7%)8(38%)中层(32)25(78.1%)5(15.6%)0(0%)2(6.3%)0(0%)深层(12)5(41.67%)5(41.67%)0(0%)1(8.3%)1(8.3

7、%)4分层特征统计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区内的地下水化学特征,按照地层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初步将该地下水系统划分为上、中、4_1水样浓度与采样深度分析下游3个分区。并分别做了其浓度与深度的关系曲线,见图22011第6卷第4期研究评价2011VO1.6No.4Ha∞(m)图2CI一浓度与采样深度关系曲线图图4硬度与采样深度关系曲线图TDs(mg,I)NO3(r~t1)图3TDS与采样深度关系曲线图图5NO。一浓度与采样深度关系曲线图至图5。从图上可以看出,⑨地下水系统的上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