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历史变化探讨

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历史变化探讨

ID:46299914

大小:240.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历史变化探讨_第1页
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历史变化探讨_第2页
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历史变化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历史变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1期安徽地质Vol_22No.12012年3月GeologyofAnhuiMarch2012文章编号:1005—6157(2012)01—4o—O3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历史变化探讨贾十军,梁红霞,邢润华,陈富荣(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摘要:本文根据安徽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以及1980年安徽省土壤第二次普查数据对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1980年,本区近20年间碳储量增加了7060228吨。从碳汇、碳源面积衡量,区

2、内碳汇面积较碳源面积多7700km~。区内总体为碳汇区。江淮流域表层土壤中碳储量碳源区主要沿长江带分布,碳汇区主要沿江淮分水岭及沿淮、淮北地区分布。关键词:江淮流域;有机碳储量;碳源;碳汇中国分类号:S151.3;$153.621文献标识码:A0引言l研究方法及数据构建据研究,全球约有1500Pg碳是以有机质形态2003年江淮流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储存于地球土壤中【lJ'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会影用每平方千米采集一个020cm深度的表层土壤样响土壤有机碳储量.近代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品,每四平方千米组合分

3、析有机碳。对比数据收源,尤其是无节制地燃烧化石燃料、毁林开荒和改集了区内二次土壤普查表层(0~20cm)土壤数据变土地利用方式等活动,对碳在地球各圈层特别是480个,采用内插方法网格化,并参照《安徽土大气圈和土壤圈之间的平衡有相当大的影响,造成壤》安徽省土壤有机质图进行校正,形成80年代大气CO:浓度持续增高,引起全球温度的上升。土有机质含量数据。把有机质换算成有机碳,以0~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且周转时间最慢的碳库,由0.2m为厚度、四平方千米为面积的块体作为单位有机碳库和无机碳库组成,而土壤无机碳库所占比土壤

4、,采用公式USCATo,oIn=TOC表xDx4x10xp计例较低,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和分解的速率决定了算单位土壤有机碳储量【5],式中USCA~o.。表示土壤碳库的储量,土壤碳库储量约是大气碳库的两面积4kin、深度0.2m单位体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倍;同时,土壤有机碳水平是耕地生产力的一个重(t);TOC表取前述含量值(%);D为单位土壤深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固碳就意味着提高度,取0.2m。4为单位土壤面积(km),10'为单位耕地持续生产力嘲,因此无论从研究地球各圈层的土壤面积换算系数,p为土壤容重(

5、t/m),根据土物质循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保护珍贵的土壤资类取二次土壤普查实测值。以两次计算的表层单源以维护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需对土壤有机位土壤碳储量差值,研究近20年来有机碳储量的碳的储量、分布以及变化特征进行详细研究。本文变化情况。采用GIS技术,以安徽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2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讨论数据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为基础,根据两次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自1979年到2003年2.1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储量的变化情两次调查有机碳储量、碳源及碳汇

6、面积、不同况。用途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统计数字见表1。收稿13期:2011—08-11基金项目:中国主要农耕区土壤碳库与固碳潜力研究(200911020)作者简介:贾十军(1957一),男,河北故城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工作。第22卷第1期贾十军,等:安徽省江淮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历史变化探讨——4l其中碳平衡对比是指2003年工作相对二次土壤图可以看出碳源区主要分布于沿江地区。碳汇区主普查作为碳汇土壤的有机碳总储量与碳源有机碳总要分布于江淮分水岭及沿淮、淮北地区。储量进行

7、平衡,作为判别区域或本类土壤是碳源还是碳汇的依据;碳平衡平均量为累积(或输出)净增(或净减)储量与碳汇(或碳源)面积比值;输出(累积)强度是判别近20年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汇累计碳量或碳源输出碳量能力强度的指标,指各类土壤经碳平衡计算后,某类土壤碳平衡平均量为碳源(负值)或碳汇(正值)占全部碳源或碳汇碳平衡平均量总量百分比。由上表可以看出,相对于1980年,本区近20年间碳储量增加了7060228t。从碳汇、碳源面积衡量,区内碳汇面积较碳源面积多7700km。区内总体为碳汇区。2.2不同用途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特

8、征不同用途土壤碳平衡计算及输出或积累碳量表明,旱地、工矿用地、草地为区内主要碳源区,而水田、林地、未利用地、城镇建筑用地、园地为碳汇土壤。碳源土壤碳输出强度以草地最大,其次为旱地、工矿用地,输出的总碳量与面积大小有关,以旱地最大,占输出总量的97.47%。碳汇区碳积累强度以城镇建设土壤最大,其次为园地、水田、未图1江淮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衡分布图Fig.1Organiccarbo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