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创新型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复合创新型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ID:46296407

大小:814.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复合创新型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_第1页
复合创新型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_第2页
复合创新型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复合创新型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总第592期管理观察2015年10月第29期ManagementObserver中旬出版复合创新型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孙静亚,刘俊稚,胡海燕,刘艳萍,桂峰(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00)摘要:复合创新型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探索的是创新实验班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制订、复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方法的改革、科研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及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高尚的健全人格、深厚的学科知识、较强的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关键词:复合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

2、“创新”一词源于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1912)学院”、浙大的“竺可桢学院”、南大的“匡亚明学院”在其博士论文《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来的,诠释等大学的创新实验班,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了“技术创新”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时代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探索培养的发展创新的概念范畴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当初的含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也有了不同的解释,但创新主要是指一种首创的新技术、复合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新观念、新产品是对已有事物进行某种程度和某个方面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四专业中遴进行创新性的改造,

3、是吸纳某个领域与其相关环境的新选20-30人优秀学生设立了跨学科本科复合创新人才培变化创造一定价值成果的活动。而教育创新主要强调的养实验班,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是思维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和创新精神。大学是培教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探索,积累经验,以期对全校本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创新教育需要创新的理念、先进思想、科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推广和示范作用。科学原理为指导,实施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科学的学术组织机构、实践教育平二、复合创新实验班的创新之处台和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文化环境。(一)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复合创新实验班组建的目的全国许多

4、高校都有创新班,但他们大部分属于大类招生,如浙江大学的理科实验班、工科实验班,到大二根据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后就开始回归到原来的专业教育,如太原理工大学的土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将“高等学校本科木工程创新实验班也是如此。我们的实验班与其他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不同之处是由二个不同的学科组成,由于环境科学专业务,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由交叉学科组成,尤其是污染环境治理需要很多生物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上建成一个创新型国家,高等学的知识,这有利于环境科学的学生拓宽和加深生物学教育深化改革就是要提高整个高等

5、学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的学习。同样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能很好地将本专随着创新教育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广业的知识运用到环境科学实际研究中,有利于知识和实泛应用,国内高校都在以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人才培养践技能的互补,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而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近年来国内大学(二)实行导师负责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产物,如北京大学的“元培选派具有高级职称且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导师,根基金项目:2013年浙江海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2014年浙江海洋学院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国家海洋局项目(201305012).·125·教育改革与质量据导师的研究方向与学生个人

6、的兴趣,进行双向选择。整体优化的原则;加强技能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科研训练,指导学生申报各级各原则;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原则;优化培养模式、类课题,负责学生个性化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创新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的原则;注重个性发展、综合培养能班每位学生必须参加1项导师科研项目课题,且要求有力的原则制订复合创新高型实验班的培养计划。成果发表。(二)课程体系设置原则(三)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将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如学业学习(课堂、实验、课程体系中具有共性的课程提炼,纳入实验班培养方案,视频、网络、作业等)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通过

7、单独编制培养计划,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实践、科研项目和专业实践来培养课时灵活安排,教学大纲公开,有利于学生及时查找相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通过交流性学习、关的学习资料。探索性学习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增加双语教学、全外文教学和创新素养。课程,设置小学分课程如2学分环境科学和生物科学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指导课、综述和科研文章撰写课程、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