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协作框架下的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协作框架下的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ID:46289489

大小:317.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城市协作框架下的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1页
城市协作框架下的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2页
城市协作框架下的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3页
城市协作框架下的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协作框架下的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第ll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10No.11文章编号:1000—7695(2010)11—0095—04城市协作框架下的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于丽英,郭洪晶(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44)摘要:基于城市协同合作的视角,建立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进而构建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五个要素:综合经济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社会和谐、城际基础设施共享度、城际间分工与协作,共涵盖指标64项,最

2、后对长三角25个城市进行评价。关键词:长三角;城市协作;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比较优势。尽管目前长三角城市之间存在产业同构、重复建l长三角城市群及其特殊性分析设、过度竞争问题,但各个城市在区位或资源特征上都有自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城市群之首,是己的比较优势,而且可以通过发达的交通和比较成熟的市场我国经济总量最大、发展基础最好的区域。随着长三角经济体系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因此,长三角城市群的协作社会一体化的逐步实施,长三角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融入全基础在

3、于根据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深化区域内的产业分工,球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核心区域,是形成国际综合竞争力最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合作又竞争的有效率的区域分密集的区域,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最突显的示范区域,被工体系,这一分工合作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同时也称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跟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不仅仅局限在长三角区域内。角城市群有着地理、经济等因素上的特殊性: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区域经济合作,首先应是以(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上海为核心,城市化水平整区域经济总体利益为首要目标,实现城市推动

4、区域发展和区体较高,城市体系完备。地理位置上的共同优势使得长三角域带动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其次应是以打破各城市间行政各城市快速发展,各自具有较大的经济规模和较高的发展水区划分为突破口,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平,并将形成互为一体、互相依托、互相竞争、互有侧重的工协作和层次有序的产业链。而要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格局。合作,城市群应该形成一个自组织的复杂适应系统J,在城(2)经济发展的特殊性。长三角经济起源于民资主导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应具备以下特性:性、成长于投资拉动型。以集体和私营经济为主题的

5、“苏南(1)多样性。在发展过程中,城市群中各个体的特点是模式”和“温州模式”孕育了长三角,而其良好的基础设多样的,各个城市之间形成的共生关系是多样的。施、发达的科技教育、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使得长三角成(2)复杂性。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使得城市群形成复为国内外投资者的“热土”。同时,区域辽阔造就的活力和杂系统的结构,易于外部系统对本系统的影响与干扰。周边区域经济规模发展的潜力⋯,促使长三角形成多层级经(3)自创生性。各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自发产生新济圈格局。的结构和功能,也就是说城市群的发展会出现原来不曾

6、有的(3)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共享。长三角正围绕高速公路、新的状态、结构和功能,使得城市群的有序程度明显提高。铁路、港口、机场等各方面加强交通网络的无缝对接,推进(4)自复制性。自复制是系统自组织过程中所形成的状区域大交通体系规划,为长三角巨大的物流、人流、资讯流、态稳定存在的原因。在城市群的各种共生关系中,各个城市技术流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具有自复制功能,使得城市群在自组织过程中形成的有序状(4)城市的协作与分工。长三角城市的错位发展可以更态得到保持。加紧密的推动江浙与上海的合作,弱化行政区域隔阂,共同(5)

7、自生长性。随着时间的演化,市场需求会使得城市建设现代市场经济、推进政府改革,进一步走向高度一体化;群的共生关系不断变化,共生规模越来越大、共生网络越来同时也能形成周边地区较强的自我支撑能力。越复杂,从而造就城市群的自生长。(6)自适应性。从城市群与外界的关系角度,自适应是2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合作的理论基础对城市群(系统)自组织过程的一种描述,它强调在一定的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城市外界环境下,城市群通过自组织过程适应外部环境,也即动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对城市综合竞态地

8、重组以适应不同的需求。争力的研究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城市内部的经济发展、社会和3基于协同合作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谐等方面,还应注重城市之间反映协同合作的要素。区域经济的发展靠的并不是单个城市简单的加法效应,而是城市之3.1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剖析间的乘数效应。从区域角度看,要提升长三角整体竞争力,长三角地区的特殊性要求其城市综合竞争力不仅应注重关键是区域内不同城市根据自身资源和要素享赋,发挥各自单个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