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ID:46280676

大小:2.93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2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_第1页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_第2页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_第3页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_第4页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1卷第4期中国地质Vo1.41.NO.42014年8月GE0L0GYINCHINAAug.,2014田京,李进文,王润和,等.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地质,2014,41(4):1092—1107.TianJing,LiJinwen,WANGRnhe,eta1.ZirconLA—ICP—MSU—PbagesandgeochemicalfeaturesofintrusionsinErentaolegaiareaofInnerMongolia[J].GeologyinChina,2014,41(4):10

2、92—1107(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侵入岩LA—l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田京李进文王润和刘文向安平康永建郭志军董旭舟(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3.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提要:额仁陶勒盖银矿床是中国内蒙古地区一个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通过对矿区石英斑岩、石英二长岩、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及细粒花岗岩等侵入岩进行了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

3、4件侵人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85.4~1.9)Ma、(294.3~0.6)Ma、(287.0~1.2)Ma及(243.9~1.6)Ma,表明矿区主要侵入岩形成于2个时期,即海西晚期与印支期。前3者的年龄表明其均为海西晚期岩浆演化产物,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亏损Ba、Nb、Sr、Zr、Ti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K、亏损Ta,弱的负Eu异常,(Y+Nb)一Rb和Yb-Ta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上均显示为弧花岗岩,且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其形成受古亚洲洋闭合的影响,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细粒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43.9~1.6)

4、Ma,表明其为印支期岩浆演化的产物,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同样亏损Ba、Nb、Sr、Zr、Ti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K、亏损Ta,弱的负Eu异常,(Y+N)一Rb和Yb—Ta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显示为弧花岗岩,且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其形成受蒙古一鄂霍茨克洋陆内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矿区赋矿围岩为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其。A_卜9Ar等时线年龄为(162.6~0.7)Ma,说明本次所采集的侵入岩与矿床的形成均无成因联系。关键词:侵入岩;锆石U-Pb;LA—ICP—MS;地球化学;构造背景;额仁陶勒盖地区;

5、内蒙古中图分类号:P59T.3;P588.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4)04—1092—16域的演化与多重影,Jr,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自1引言1990年以来,有众多地质学者对额仁陶勒盖银矿床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位于额尔古纳地块西南端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特征、矿床地球化学[15-18、成的新巴尔虎右旗境内,夹持于北侧的蒙古一鄂霍茨矿流体特征[19-20及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克缝合带与南侧的得尔布干断裂之间(图卜a)。在鲜见有关矿区内侵入岩的报道。本文对矿区侵人古生代期间,该区经历了多个微陆块n的俯冲、碰岩进行了岩相学、LA—ICP—MS锆

6、石u—Pb年龄及地撞和拼贴;古生代一中新生代期间,依次经历了古球化学研究,旨在查明矿区侵入岩形成时代,并探亚洲洋构造域、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讨形成的构造环境。同时了解与金属成矿的关系,收稿日期:2014—05—19;改画日期:2014—06—21基金项目:科技部973项目(2013cB4288O5)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5260、科[2013101—042—003)联合资助。作者简介:田京,女,1989年生,硕士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E-mail:tianjingxy@126.tom。通讯作者:李进文,男,1964年生,

7、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E-mail:lijinwen958@sohu.~om。http://geochina.cgs.go~cn中国地质,2014,41(4)1094中国地质生界古近系呼查山组(Nh),由1套河流湖泊交互相性长石晶体中;角闪石呈褐色、褐绿色,菱形、粒状,杂色砂砾岩、泥岩组成,分布在矿区南部;新生界上含量10%一12%,粒径为1~2mm;石英呈他形粒状分统五叉沟组(N:W),主要岩性为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布于长石颗粒间(图2一f),粒径较小,含量8%一1O%。岩,分布在矿区南西部o。细粒花岗岩样品(样号:ER84007)采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