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268544
大小:2.08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2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0卷第1期中国地质Vo1.40.NO.12013年2月GE0LoGYINCHINAFeb.,2013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展望葛肖虹,2马文璞z刘俊来z任收麦。袁四化(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3.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29;4.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提要: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对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理论概括.回答所研究地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及其在地质历史上的演变。中国占据亚洲东部环太平洋与特提斯构造域结
2、合部位,在过去4亿年期间由具有不同地壳结构、生物地理区系和演化历史的地质体镶嵌拼合而成.具有复式大陆构造的典型特征中国的区域构造研究有可能在如下方面对全球构造理论作出自己的贡献:(1)与北美、非洲等巨型克拉通相比。中国地台的规模小、刚性化程度低、盖层变形强烈,这种相对高的构造活动性正好提供了有关大陆生长和演化规律的窗口;(2)复式大陆中并列的陆块来自不同源区。意味着中国区域构造的“世界性”,因此开展大区域古地磁、古生物一地理区、古沉积、古构造与古成矿作用与环境复位的综合研究,厘清中国各陆块不同地质历史时期
3、在全球构造中的位置,必然对完善全球构造演化做出贡献:(3)中国是世界上造山带最多的国家之一,青藏高原和台湾海岸山脉是正在进行中的大陆碰撞和弧一陆碰撞场所.从极为丰富的实例中总结出古、新造山带的类型和基本演化规律,可以丰富全球大陆增生的理论;(4)古特提斯洋从古亚洲退却的过程与路径是迄今尚未解决而长期受人关注的科学问题:(5)中国广泛存在的中一新生代陆内变形与盆山构造一地貌的形成,应该是大陆动力学深入研究的命题;(6)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扩展了区域构造研究的领域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交
4、叉和新技术应用对地学研究的促进。将迎来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研究蓬勃发展的新前景关键词:区域大地构造学;全球构造理论;研究展望;学科交叉中图分类号:P5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o00—3657(2O13)01-0061—13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对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成的具体特点.选择正确的技术路线和恰当的取样和果的理论概括.回答所研究地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测试方法.决定性地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科学素质:地及其在地质历史上的演变。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水质基础知识的广博程度、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所掌握平受三个方面的制约:区
5、域地质调查程度、工作方法的理论水平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版的地与技术装备、以及理论认识的发展。至21世纪初,质图中.一些接触关系出露不好的构造异地体往往中国大陆70%部分的1:200000综合区调及航空物被“自发的”表现成新、老地层之间的不整合,因为那探和化探测量已基本完成.各省区第一轮的区域地时薄皮叠瓦逆冲系的概念还未提出.人们还不善于质志早已正式出版.新一轮区域地质志正在编写,新根据区域构造样式的规律去推断这类构造的可能存一代1:250000地质图的编制已经全面铺开.开展在。不认识造山带与克拉通
6、的本质差别,把在克拉通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有的区应用的测制地层标准剖面,划分群、组、段,并逐步对域构造解析原理和各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试技比的方法也硬性推广到造山带的研究中.把构造协术已能满足绝大多数实际工作的需要针对工作区调化了的岩片、变形变质岩体甚至混杂堆积都作为收稿日期:2012—09—19;改回日期:2013-02—06基金项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O7O601)资助。作者简介:葛肖虹,男,193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构造地质学专业,长期从事大地构造学、石油
7、地质学科研与教学工作;E—mail:gxhbj2OO4@yahoo.com.cn。62中国地质2013拄地层处理.从而导致认识上的错误,走了很多弯路。的国际合作极大地推动了相应学科的发展。我们正这些都提示了理论与工作方法的重要。面临着进入国际社会后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由于科全球地壳的结构和发展很不均一.中国占据亚学技术的进步.矿物资源的相对消耗量在减少;另一洲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方面工业发展、人口增加却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位.疆域辽阔、构造类型多样、演化历史复杂,有着自的压力地球科学因此
8、也在从保障人类社会资源和身的特色。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区域构造有能源的需要和减轻自然灾害的传统功能.逐步向保哪些方面的特色.使得有可能在地球科学理论上做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出自己的贡献?区域构造上的这些特点在矿产资源的目标转移:技术科学的发展及其向地质学的渗透分布和灾害地质防治方面又有什么含义?本文拟对使我们能够开展20世纪60—70年代尚难以进入的此做简短的探讨深部地质和星际地质研究.探讨地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