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师:专业发展的师训模式

练师:专业发展的师训模式

ID:46267087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练师:专业发展的师训模式_第1页
练师:专业发展的师训模式_第2页
练师:专业发展的师训模式_第3页
练师:专业发展的师训模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练师:专业发展的师训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练师:专业发展的师训模式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过硬的教师队伍,那么一切都是“浮云”或终将成为“浮云”。为此,师资培训一直以来是我校工作的重点。师资培训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字:练。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我校构建了旨在快速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练师模式”,共分为六个环节:明确任务、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展现提升、专家引领、反思超越。第一个环节:明确任务“练师”的内容包括师德、师能和师智。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能是教师治学的知识和能力,师智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作为教师,既要做授业的“经师”,更要做

2、育人的:人师练师”的原则是全员参与。方式是教学竞赛,包扌舌教师论坛比赛、说课比赛、优质课比赛、技能比赛、教学反思比赛。这五项比赛是常规比赛,是每学期都要进行的。第二个环节:自主研修竞争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在规定了内容和时间的任务压力和竞争压力下,教师必须认真进行自主研修。为了准备一项比赛,教师往往要付出极大的脑力劳动甚至是体力劳动。第三个环节:同伴互助我们要求参加优质课比赛的教师必须“试讲”,要求教研组长至少带领本组教师听课、评课两次,并指定辅导教师。如果参赛教师获奖,其辅导教师即获“指导教师

3、奖”,而任何一名教师获奖又能增加“优秀教研组”评比中的分值。这样,教师的积极性被全面调动起来,有的教研组听每一位参赛教师“试讲”达五六次之多,这种频繁的“做课、听课、评课”,我们称之为“磨课”。在“磨课”屮,师教师、师练师、师强师,最终实现“双师互赢第四个环节:展现提升这是“练师”的最重要环节。我们设计了四项比赛,各有各的功能。教师论坛比赛。我们每学期规定一个论坛主题,广大教师是论主,大家畅所欲言,即使讲错也无妨,因为“错”只是思想暂时不通而已。比如:针対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我们连续举办了三期“

4、学生自主学习论坛”,最终大家一致认为:“满堂灌”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课改理念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说课比赛。“说课”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清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之类的问题,从而将教师的思考过程,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程度,驾驭教材和课堂的水平,以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能力一一展现。优质课比赛。我们的优质课比赛除规定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全员轮流上阵外,学校特别注重发挥优质课评选的引领作用,要求每节课都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屮的具体落实。技能比赛。主要是教师的基

5、本功训练,如“三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三7—话”(钢笔宁、毛笔字、粉笔宁、普通话)、“四技一能”(常规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技术、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多媒体课件使用技术、网上信息提取技术、运用最新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实践能力)等。第五个环节:专家引领同竞争机制一样,弓I领机制也贯穿于师训始终。专家分为三类:教研组长、学校领导和市教育教学专家。教研组长是木学科的权威,负责对教师进行手把手的专业指导,这种专业引领一般是在比赛前的同伴互助环节完成的。学校领导的专业引领

6、主要倾向于通识性指导,根据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方向上、思想认识上实施引领。市教育教学专家则要传播前沿教育思想,解答教育教学困惑,引领教师整合和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完善师德修养,启迪教育智慧。第六个环节:反思超越班研会一一引领教师反思。班研会即班情研讨会,每学期一次。每两个教学班的任课教师为一组,班主任为召集人和主持人,是第一主角,首先介绍班级各方面情况。任课教师为第二主角,以学科期屮成绩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分析。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为列席人,大部分时间充当倾听者,是配角,当教师的讨论遇到困难无法进行

7、时,则转而成为一名引领者,负责引导教师查找问题、交流经验,从而引领教师找到“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教学反思比赛一一教师的独立反思。我们的教学反思比赛安排在寒暑假,耍求教师对一学期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了保证质量,每次比赛规定一个主题,并且事先公布一些反抄袭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教师独立反思,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逐渐提高教师的自我教学监控能力。师德节冃展演一一教师的快乐反思。这是每年元旦教工联欢会上各教研组的必赛节目。比如:以“美好的师徳”为主题的节目,各教研组侧重対古今中外教育家和当代师

8、德标兵的先进事迹进行宣扬。这样,在教研组自编自演的节目屮,教师在欢笑屮反思,在快乐屮反思,反思自己与榜样的差距,更反思自己在师徳的历练之路上如何再上新台阶。(责编再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