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产业结构理论

第五章 产业结构理论

ID:46263771

大小:403.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1-22

第五章 产业结构理论_第1页
第五章 产业结构理论_第2页
第五章 产业结构理论_第3页
第五章 产业结构理论_第4页
第五章 产业结构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产业结构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产业结构分析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的内涵2、产业结构理论3、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动因)4、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趋势5、产业结构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演变历程一、产业结构的内涵1、产业结构的含义: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或者说“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2、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及其优化是为实现经济持续、稳定

2、增长,而经济增长也为促进产业结构演进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准备。2)产业结构效益与经济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社会生产部门日益增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制约和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大。现代经济的增长过程,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聚合效益,即产业间和产业内各部门通过合理关联和组合,使组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产业或部门的功能之和。3)产业资源配置效果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效果。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决定了在资源供给类别、方式和数量比例既定的情况下,能否实现有效产出的最大化,从而带来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如果存在结构性障碍,则无效的

3、投入就会加大,降低资源配置效果,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就会受到阻碍。4)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提高产业素质,以结构求速度、求效益,达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反过来,经济增长也可以为结构转换提供积累,实现经济增长的技术推进效应。二、产业结构理论微观经济理论通过个量分析,注重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宏观经济理论以国民经济有关总量的变化及其规律为分析对象,重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偏重某一方面都难以正确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时候,经济学家在“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之间,开始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观层次――产业层次,这样产业结构理论逐步产生了。主要产业结构理论

4、介绍:1、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理论。2、配第-克拉克定理。3、日本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费用论”和赤松要的“雁形形态论”。4、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理论。5、结构调整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等。1、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理论。(1)产业划分理论马克思将社会总生产分成生产资料(I)和消费资料(Ⅱ)2大部类,但是,马克思提出的2大部类仅指物质生产部门,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虽然可以揭示社会再生产运动的总规律,但不能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2)结构均衡理论马克思分析说明了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必须满足:Ⅰ(v+m)=Ⅱc,并引伸出2个公式,即Ⅰ(c+v+m)=Ⅰ

5、c+ⅡcⅡ(c+vm)=Ⅰ(v+m)+Ⅱ(v+m)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两大部类生产的平衡条件为:Ⅰ(c+v+m)=Ⅰc+Ⅱc+ⅠΔc+ⅡΔcⅡ(c+v+m)=Ⅰ(v+m/x)+Ⅱ(v+m/x)+ⅠΔv+ⅡΔv马克思抽象而清楚地阐明了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但在现实生活中,产业部门众多,产业结构中包括了多种产业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运用马克思的结构均衡理论难以描述产业之间多部门的投入产出联系,对于产业结构的区际协调应用性不强。(3)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马克思首先提出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列宁则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和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及再生产公式相

6、结合,提出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他指出,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这一理论在一定前提下可以反映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2、配第-克拉克定理。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的现象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早在17世纪,配地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关键在于产业结

7、构的不同。他通过进一步考虑后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收入多;而商业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值高。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通过开创性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揭示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动的内在关联,重新发现了配第定律。其结论是: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业;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克拉克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