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煤业公司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瑞龙煤业公司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ID:46255798

大小:92.3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2

瑞龙煤业公司顶板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瑞龙煤业公司顶板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瑞龙煤业公司顶板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瑞龙煤业公司顶板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瑞龙煤业公司顶板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瑞龙煤业公司顶板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瑞龙煤业公司顶板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编号:RLMY-YA-07版次:A第2次修订共12页第1页编制审核批准1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类别1.1.1回采、安装工作面事故分类A类顶板事故:工作面出现台阶下沉、出现摧垮支架现象、巷道发生冒顶影响通风行人、造成直接人身伤亡的顶板事故;B类顶板事故:工作面发生连续15架以上冒顶或片帮超两个循环事故、工作面连续5架以上支架不接顶、机头尾老塘悬顶距离超过规定值;危害程度:A类事故可能造成本工作面重大人员伤亡、工作面报废或引发次生事故。B类事故可能造成工作面人员伤亡、

2、影响回采进度或引发次生事故。1.1.2掘进工作面事故分类A类顶板事故:掘进巷道未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造成顶板大面积跨落,掩埋或封堵工作人员的顶板事故;B类顶板事故:巷道压力大,出现锚杆、锚索拉断或工字钢变形严重或失效造成顶板冒落,砸伤作业人员的顶板事故;危害程度:A类事故可能造成工作面重大人员伤亡,作业人员被掩埋或封堵在工作面内造成缺氧窒息死亡。B类事故可能造成少数人员被砸伤,影响行人安全或引发次生事故。1.1.3井下巷道事故分类A类顶板事故:井下巷道(砌値巷道)受地质构造和压力影响造成顶板大而积跨落,掩埋

3、或封堵巷道的顶板事故;B类顶板事故:由于巷道压力大支护巷道的工字钢变形或失效,锚杆和锚索被拉断造成顶板冒落,砸伤作业人员的顶板事故;危害程度:A类事故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井下人员被掩埋或封堵在无风巷道内造成缺氧窒息死亡。B类事故可能造成少数人员被砸伤,影响行人安全或引发次生事故。1.2可能造成顶板事故的危害因素分析1)顶板破碎或煤墙片帮宽度超过循环进度。危害分析:造成支架前冒顶片帮事故发生。处置措施:按规程耍求及时超前移架或采用其它有效措施及时管理顶板。2)安装工作面切眼支柱出现严重变形、折断;危害分

4、析:支柱出现严重变形、折断容易造成切眼顶板下沉;处置措施:当班采取更换支柱措施进行处理。3)回撤工作面支柱出现自落、顶板下沉、逼帮柱失效。危害分析:收尾后空顶距较大,支柱出现自落、逼帮柱失效,易造成片帮、梁前冒顶。处置措施:每班检查并更换单体柱、逼帮柱。4)回撤工作血回架时对新暴露顶板支护不及时。危害分析:对新暴露顶板支护不及时容易造成冒顶。处置措施:当班按规程要求及时支护新暴露顶板。5)掘进工作面顶板离层仪达到危险段,而未采取加固措施。危害分析:未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容易造成冒顶。处置措施:立即停产,由相关

5、部门制定加固方案,加固处理完成后方可继续掘进作业。6)巷道压力大,出现锚杆或锚索被拉断,工字钢严重变形或失效危及安全,而未及时采取措施。危害分析:顶板冒顶塌方后工作面作业人员被封堵或砸伤作业人员。防护措施:立即停产,由相关部门制定加固方案,加固处理完成后方可继续掘进。7)没有及时打逼帮柱出现片帮现象。危害分析:不及时打逼帮柱容易造成煤墙片帮,空顶距增大,造成冒顶。处置措施:及时打逼帮柱逼帮。8)支架间隙超过200mmo危害分析:易造成架间漏空。处置措施:采取摆架或棚护等顶板管理措施。9)相邻支架间有明显错

6、差。危害分析:支架出现挤架,咬架,垛架现象。处置措施:加强支架管理,保证支架的平整度。10)巷道支护不完整,出现断梁折柱、严重脱口、蹬腿棚。危害分析:造成顶板离层,巷道下沉。处置措施:采取修棚或加强支护措施。11)锚网支护巷道发生顶板下沉。危害分析:易造成冒顶事故。处置措施:采取架棚或补打锚索等支护措施。12)锚网支护切眼顶板下沉、煤墙片帮。危害分析:未采取有效支护措施造成顶板犬面积跨落。处置措施:切眼形成后在前后煤墙加打玻璃钢锚杆加固,顶板下沉时采取架棚或打锚索等措施进行处理。13)支护超高使用。危害分

7、析:支护超高使用,容易损坏支护柱且不能有效支护顶板。处置措施:当班采取更换支护柱措施进行处理。14)收尾后工作面煤墙打锚杆时预紧力不达设计要求的。危害分析:可能造成煤墙片帮伤及作业人员。处置措施:当班重新紧固处理,如果重新紧固仍达不到要求,则重新补打。15)巷道工程质量检测工器具必须一备一用不全或损坏的。危害分析:工程质量不达标,工程质量无依据。处置措施:当班及时更换或修复。16)支架初撑力低于规定值的80%o危害分析:支架初撑力低不能有效支护顶板。处置措施:当班调整泵站压力,并逐一升架,使支架初撑力达到

8、规定值的80%以上。17)排头、尾架上未按规程要求联网或上大板管理。两端头里帮回棚距离超过规程规定。危害分析:容易造成机头、尾三角区顶板破碎,造成冒顶事故。处置措施:严格按规程要求联网或上大板管理顶板,两端头里帮回棚距工作面煤墙不得超过1・5米。18)超前维护棚梁接顶不严密。危害分析:超前棚不能主动受力,周期来压时可能发生倒棚,造成冒顶事故。处置措施:当班重新升柱或垫托板进行处理。严把超前棚单体柱初撑力关,保证每根支柱初撑力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