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力设备状态检测实习目的随着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能源短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电力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更是短缺严重。我国电力工业在四十九年的建设屮得到了高速发展,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年发电量从1949年43.1亿KWh增长到1997年的11342亿KWh,增长了263倍,平均年增长率12.3%。相应地,装机容量从1949年的185万KW发展到1997年的25424万KW,增长了137.4倍,平均年增长率10.8%o电力工业的详细发展历
2、程见附表1、2及附图1、2o电力工业经历了儿个代表性的发展时期。首先是1951年至1960年的高速发展时期,这期间装机容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0.3%,发电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8.8%,同期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5%。也就是说该时期电力工业的发展明显快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应的发电弹性系数是3.4,装机弹性系数是2.4。另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是1970年至1979年,这十年装机容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2%,发电量平均年增t率为11.5%,同期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0.6%o相应的发电弹性系数是1.08,装机弹性系数是1.13
3、,既电力工业略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80年代以來,尽管电力工业发展比较平稳,速度述是比较快的,17年来发电量年平均年增长率为8.5%,装机平均年增长率也是8.5%。但是同期国民经济的发展却远快于电力工业。这个时期GDP的平均年增长率是10.5%,相应的发电及装机弹性系数是0.81。尤其是1990年以后,发电弹性系数一路下滑,从1991年的0.98逐年递减到1997年的0.58o1998年的发电弹性估计将达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0.28左右。这一趋势若不及时遏止,必将再度危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现在相比,解放初期我国的
4、电力工业几乎是从零起步。经过50年代及70年代两个高速发展期,我国电力工业已初具规模。到1978年,总发电量已达2566亿KWh,装机容量达5712万KW,分别相当于1997年的23%和22%,为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78年之后20年,水电在总发电量中所占份额几乎未变,约为17%。但是,水电装机容量所占份额却有些变化,从1978年的30%逐步下降至1997年的23%。这一现象反映了一个事实,即改革开放以來,随着经济发展加速,电力紧缺,电力投资有注重短期效益的倾向,倾向于水电用得多,建得少。由于我
5、国目前水电资源开发仅完成14%,与世界平均水平22%相比述有很大潜力,所以水电装机份额下降更大程度上归于政策因素的导向。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算出1978年时水电年平均出力2581KWh/KW,火电5321KWh/KWo到1997年,相应的出力为3258KWh/KW和4809KWh/KW。前者火电出力较高,反映了当时电力紧缺;后者反映了电力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同时水电机组的利用率也在逐步提高。在水、火电比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衡量电力短缺的一个有效指标是单位装机年平均出力。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发达国家的单位装机出力是比较稳定的
6、,平均为4315KWh/KW。这个水平单位装机出力可以应付经济波动而不至于供不应求。高速发展国家的平均单位装机出力为4385KWh/KW,体现了较小的超负荷发电余地。我国80年代以来的单位装机出力平均为4624KWh/KW,说明存在较大的缺电现彖。1997年我国单位装机出力为4461KWh/KWo如杲说这一年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的话,那么根据图1的显示,除了1979、1981、1991年,其它年份都是缺电的。严重缺电年份是在1987年,当年单位装机出力高达4857KWh/KWo而这一年,全国估计高峰缺电30%左右,导致
7、全行业的拉闸限电,用户“开三停四”。我们可以说单位装机出力4450KWh/KW左右基木上是适合我国目前状况的供需平衡点指标,在这个指标水平上,电力部门既不超负荷发电,也不闲置装机容量。超负荷发电是有限度的,一是导致发电成本提高和大量使用小机组,二是发电机组不可能24小时满负荷运行。结果就是拉闸限电或抬高电价,限制用电需求,同时也丢失了发电收益。到了90年代,限制需求已是市场经济的大忌。抬高电价将遏制需求,电力部门或许短期可从中获益,但却损害了其长期利益。从1993年起中国有了核电。至1997年,核电装机容量为210
8、万KW(浙江秦山30力'KW,广东大亚湾2X907J*KW),年发电量144.18亿KWh,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27%,单位装机年均出力6866KWh/KWo超过火电机组年均出力的43%。目前在建的还有秦山二期2X60万KW、秦山三期2X70万KW、广东岭澳2?100万KW、江苏连云港2X100万KW,共计660万KW,预计2005年Z前全部建成机组容量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