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号波形合成

论文信号波形合成

ID:46220602

大小:887.9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21

论文信号波形合成_第1页
论文信号波形合成_第2页
论文信号波形合成_第3页
论文信号波形合成_第4页
论文信号波形合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信号波形合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电子设计大赛竞赛论文参赛题目:信号波形合成成员:信号波形合成实验电路摘要:本作品主要用于非正弦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实验验证,包括电源电路模块,方波信号产生模块,放大、移相、波形合成模块、测量显示模块等。通过1MHz晶振电路产生1MHz方波信号,经计数、分频得到10kHz方波信号,利用LC并联谐振(滤波器)分离出10kHz、30kHz、50kHz正弦波信号,然后对三个正弦波信号进行放大、移相加到加法器中合成方波信号。把10kHz和30kHz正弦波信号送到减法器中合成三角波信号。三个止弦波信号的幅度通过单片机采样,由液晶屏显示岀来。关键词:方波信号,滤波器,正弦波信号,分

2、解,合成1作品简介1.1设计目标设计制作一个电路,能够产生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利用傅里叶原理产生以lOKHz为基波,以奇次谐波为辅助谐波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再合成为近似方波和其他信号。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信号波形合成电路示意图1•2要求及指标1.2.1基本要求(1)方波振荡器的信号经分频与滤波处理,同时产生频率为10kHz和30kHz的正弦波信号,这两种信号应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2)产生的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别为6V和2V;(3)制作一个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构成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0kHz和30kHz正弦波信号,作为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一个近似方波,波形幅度为

3、5V,合成波形的形状如图2所示。1.2.2发挥部分(1)再产生50kHz的正弦信号作为5次谐波,参与信号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2)根据三角波谐波的组成关系,设计一个新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0kHz、30kHz等各个正弦信号,合成一个近似的三角波形;(3)设计制作一个能对各个止弦信号的幅度进行测量和数字显示的电路,测量误井不大于±5%;(4)其他。2方案设计2.1系统分析及整体方案方波信号由基波成分和若干个谐波成分构成,即u(t)=-(sin+-sin3m+—sin56yf+—sin769f...),本作品根据这一理论原理制作而成。兀357木系统要包扌舌了以下儿个模块:电

4、源电路模块,方波信号产生模块,放大、移和、波形合成模块、测量显示模块,如图3所示。本系统通过1MHz晶振电路产生1MHz方波信号,通过分频得到10kHz方波信号,经过三个不同频率的滤波器分离出10kHz、30kHz、50kHz正弦波信号,再对三个正弦波信号进行放大、移相加到加法器中合成方波信号。三个正弦波信号的幅度通过单片机采样,由液晶屏显示出来。图3系统方框图2.2设计方案论证2.2.1方波信号发生器方案一:通过反相器、外加电阻和电容来产生频率可调、占空比可调的方波信号。其优点电路简单,且有些芯片可以产生稳定的方波。方案二:利用单片机时钟信号,通过软件编程实现输出10kHz方波信号。

5、实现起来相对较容易,但若没有时间做本参赛题的发挥部分,大材小用了。综合所述,由于频率稳定直接影响信号的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并从实际出法,所以选择方案二。2.2.2滤波器方案一:无源滤波。由无源元器(电阻、电容、电感)设计而成,电路简单,但是滤波效果不好,口产生较多的杂波。方案二:有源滤波。由运算放大器、电阻和电容构成,无需电感器。还可提供电压增o由于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幅度较高(5V),从实际制作、调试方便和产生较好的滤波效果等角度考虑,所以选择方案二。2.2.3移相电路方案一:有源移相电路。在移相的同吋,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增益,移向效果好,角度范围人。方案二RC电路移相。电路简单

6、,但每级RC电路理论极限移相90度。由于三个正弦波是在同一个方波信号下滤波产生的,它们Z间相的位差相对较小,故选择方案一。2.2.4整流滤波电路方案一:采用精密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效果好,可对低于二极管导通电压的信号进行整流、滤波。但电路复杂。方案二:采用转换芯片将交流直接转换为直流,电路简单、易丁制作。由于任务要求对峰峰值为6V、2V、1.2U的正弦波信号进行整流、滤波,故选择方案二。3.系统实现3.1硬件电路(主要单元电路设计)3.1.1电源电路木设计系统共需要四种不同的直流电压,分别为+9V、・9V、+5V和+3.3V电压。为了满足电路供电要求,我们把+9V、-9V.+5V

7、电源使用同一个电路输出,如图4(a)所示;而3.3V电压的输出使用了TI公司REG1117稳压芯片,专门为后续单片机提供电压,如图4(b)所示。D501TZzCtz±CI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