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98200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优秀团队和优秀科学家事迹材料样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秀团队和优秀科学家事迹材料样稿优秀团队:XXX食品科学与技术科研团队以XXXX教授为领军人才(副校长兼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留德博士),汇聚了“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委员、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学术骨干,多学科交叉融合,爱岗敬业,在国内外食品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在团队建设中,努力贯彻教育部、XXX高校学风建设的精神,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团队发展的灵魂和责任,通
2、过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激励警示、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倡导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定期开展学术道德教育,营造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环境,培养团队学术道德自觉性,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对科研成果的审核和存档,建立团队成员学术信用档案,实行学术诚信承诺和考核,不断完善学术诚信管理机制;实施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和检查制度,建立制度规范和自我约束有机结合的学术监督机制;实行团队准入、滚动淘汰制,建立有效的学术诚信奖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职能,
3、建立以质量水平和优良学风传承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通过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科研团队建设成效斐然。获批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优异成绩通过科技部验收和评估,是目前国内高校食品学科领域和XXX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由XXX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入选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实现XXX“全国百篇优博”零的突破;在学科建设中取得突出成效,获批“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今年公布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全国同类学科排名第四;成功入选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交流特色鲜明,被科技部授予“国际
4、科技合作基地”。近五年来,团队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耍科研项目150多项,科研经费达1.4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国际食品领域Top期刊等SCI收录论文315篇,一篇论文入选FoodChemistry杂志"Toptenmostcitedarticlesinperiod2008-2010^;出版专著22部;制订农业部标准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XXX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
5、奖励20项。形成了一批具有口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主要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在服务国家和XXX经济建设屮做出了重要贡献,整体水平位居国内本领域前列。优秀科学家:行走于学科前沿的XXX教授从1984年文学教研室主任XXX先生的那句:“我看了XXX硕士论文的一部分,就发现他是个人才,我就给他写了封信,邀请他来XXX工作。”到如今,XXX教授在XXX工作已经28年了。在行政岗位上,他曾经担任过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在学术科研上,他是XXX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乂是XXX学科学术带头人,校学术委
6、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来XXX不到三年,XXX教授就同时在国家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上发表了一系列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论文,以其擅长理论思辩的学术风格在学界崭露头角。所以,他在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自然是水到渠成。专著9部,论文100余篇,其中权威刊物32篇,XXX的治学成果有目共睹。曾与他进行科研合作的博士后XXX说:“XXX老师在《屮国社会科学》上连续发表的XXX篇XXX系列论文,是我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拿过来仔细研读
7、的,每读一遍,都有新收获。这种标志性成果,在学界不可多见。”的确,在专业化的统计数据分析中,XXX与XXX同列《中国社会科学》语言文学学科类全国发文最多前五名行列。这位长期行走于学科前沿的学者,总是想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输出一些新的学术动态与思想创见。在外开会,遇到了好的资料或者文献,总是想着复印回來,等上课的吋候留给学生们讨论。早在1991年,XXX教授就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硕士XXX说:“听XXX老师的课确实是一种享受,往往乍看非常平淡的一首诗,被他一分析就是精品了。所以,我觉得老师
8、完全可以搞点创作,因为他的想象力很好,文笔又很强,写的小说或诗歌肯定是既有美感又有思想。”和他前沿思辨型的授课方式、犀利雄辩的文章风格不同,生活中的XXX老师为人十分低调温润,他经常会对学生们说,做学问笨一点没关系,慢一点无所谓,踏踏实实工作,诚诚恳恳作人,这个比什么都重要。如今,XXX教授主要致力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的建设,作为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立足当前首都北京的特殊文化需求,注重文化诗学与艺术诗学的聚焦透视、新京味文化阐释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实践论思考,这使他多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