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研究

传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研究

ID:46183572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传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研究_第1页
传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研究_第2页
传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研究_第3页
传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传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研究摘要:曾一果的新著以媒介与城市关系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改革以来,大众传媒对于城市的叙述和建构,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当今的城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关键词:传媒视角;城市文化;城市叙事;大众媒介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4-0123-02城市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21世纪被看作是城市的时代,城市发展因而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成为当今时代一个重要话题。曾一果2011年12月在屮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新著《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來大众媒介的“城市叙

2、事”》,便以“想象城市”入手,探讨人们是如何通过大众传媒认识、接近和了解城市。在曾一果看来,人们对于城市的理解,不仅取决于实际的城市体验,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各种各样的媒体。这本书分为讥个章节,全书的落脚点在“想象”•词上,作者试图通过大众媒介对城市的把握与建构还原客观的社会生活,人众媒介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在于城市在大众媒介中是怎样被反映与被传达的,更在于大众媒介在城市的建构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诚如作者所说:“'想象'不仅是指思维的自由发散,更是一种対事物的认识、叙述和建构。想象并不意味着所想象的城市不真实,意识

3、世界里的城市和现实城市一样真实,甚至意识世界的城市更真实,它经常会把现实世界未曾显现的一面展现出来,想象城市实际上包含了意识对现城市的一种重新叙述、把握和建构,“想象”城市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建构过程。”为了弄清大众媒介对于城市的叙述和建构过程,作者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运用文化研究、文本分析与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结合新闻报纸、大众杂志和影视媒体等多种媒介文本,以共时性与丿力时性的坐标轴架构全书:一方面,考察改革开放以來,从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过渡的媒介反应;另一方面,从共时性的如度,探讨不同空间和地域环境中媒介的城市建构。在本

4、书的开头,作者重点阐述了中西方学者关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研究成果。接下来便以“乡土中国”为出发点,考察在大众媒介中,尤其是在影视剧中,“乡村”与城市之间那种扯不清的复杂关系,探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媒介神话如何建构,如何瓦解以及如何再生的历史过程。在作者看来,“乡村”不仅仅是相对闭塞的地理位置,它更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文化体系;而“城市”也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空间,而是一个与乡村世界、乡村文化相对照的文化形态、生存处境的命名和隐喻。乡村与城市的复杂关系一直贯穿在整个屮国的现代化过程屮,并被现代影视和新闻报纸等人众

5、媒体不断地表述和再现,作者以《篱笆女人和狗》等电视媒介为个案,深入讨论了影视剧如何再现乡村与城市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一关系背后深层的文化和权力结构。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重点考察了在都市语境之下,大众传媒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一方面,讨论了当代大陆市民剧如何建构“市民故事”,指出从早期的《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双面胶》、《金婚》,市民剧的发展一步一步地由建构满怀理想的“世俗神话”至慎实可触的“世俗美学”。并针对各种人众报纸,仔细分析了这些报纸在建构现代市民公共空间方面的作用。作者还将视野拓展到了全球化语境Z下的媒

6、体报纸考察上,认为全球化固然令大众媒介的表述显得更加多样化,但在一定程度上,在这一时期,大众媒介对于“国际化都市”的疯狂追求也值得深思。所以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各种大众报纸,如何在追逐国际化都市的热潮中,重新审视和看待自己的过去,重拾、甚至主动建构“失落的传统”,作者特别以苏州的《苏州日报》、《苏州杂志》媒体为代表,探讨这些城市传媒如何反思自我,重构失落的城市传统。在最后一章里,作者回归到了诸多社会学家所关注的空间问题,梳理了康德、卡西尔、齐美尔和列斐伏尔等人的空间观,特别以列斐伏尔的空间再生产的理论,将北京和上海作为研究

7、个案,探讨媒介的城市想象与不同空间、地域Z间的关联,例如在讨论北京城市空间的时候,作者着重分析了大众媒体的“北京叙述”,如何围绕着老北京与新北京这一问题展开;而在讨论上海时,主要探讨媒体是如何I韦I绕着上海的现代性问题展开文化讨论和想象。这些分析都结合新闻报纸等具体文本,分析细致,显示了较深的文木解读和文献分析能力。《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媒介的城市叙事》从具体的历史文献和媒介文本出发,没有空泛艰涩的理论说教。作者的描述娓娓道來,将文化理论与具体的媒介文本结合在一起,生动细腻地展现了改革开放几十年來,媒介对城市的叙述

8、和想象过程,李欧梵曾经表示:“对都市文化应该培养一种'文化敏感'一一这种'敏感'应该是一种理性和感性、思维和形象的混合体,单靠抽象理论或印象观察都嫌不足。”作者的这本书就是对这段话的很好实践,显示了作者对都市文化的“文化敏感”。例如在探讨大众媒介“世俗神话”的话题时,作者借助于列维?斯特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