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76242
大小:63.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文秘专业就业前景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秘专业就业前景样 秘书在企业中属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岗位之一其岗位职责描述也是最模糊和最广泛的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职业文秘工作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它在辅助各级领导进行综合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沟通内外关系、处理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文秘专业的就业前景到底如何? 一、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从需求层次上看80%以上的单位选择了大专(高职)毕业生只有不到20%的单位表示需要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毕业生这显示民企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一般认为受过文秘大专层次教育已够用不少民企认为他们急需的是文秘
2、专业方面的适用人才看重的是文秘人才的专业素养、技能和事务能力并非仅以学历高低为条件 从需求的秘书类型上看65%的单位选了复合型秘书这表明当前复合型人才最受欢迎其次为应用型秘书(15%)、创新型秘书(10%)另有5%的单位分别选了操作型秘书、技术型秘书 二、文秘专业人才的素质需求情况 调查反映民营企业对文秘人才的素质需求是多元化的但都存有“德才兼备”的倾向据统计显示民营企业注重的文秘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从高到低依次是:思想和道德素质(33%)、文化素质(27%)、业务素质(13%)、心理素质(8%)、团队协作精神和沟
3、通协调能力(5%)等大部分单位在招聘文秘人员时最看重的是基本素质如品德修养、灵活程度、努力程度和知识面等可以概括为“要素质而不求专业精”素质中“德”为首可见“德”在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思想和道德素质方面选择较多的是:职业道德(75%)、事业心(63%)、良好人际关系(43%)、吃苦耐劳精神(38%)、忠于职守(28%) 文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其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整体工作水平因此民企对文化素质的重视程度排第二位最注重文秘人员的文化素质是从高到低依次是: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38%)、掌握宽阔的专业知识(28%)、
4、了解一般的人文科学知识(26%)、掌握相关学科知识(16%)、了解一般的社会科学知识(4%) 业务素质往往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民企注重的文秘毕业生的业务素质依次是:独立工作能力(42%)、组织管理能力(35%)、实际操作能力(28%)、创新能力(23%)、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10%) 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民企关注的因素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多元化社会文秘人员能否适应新时代并谋求工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心理素质的强或弱民企最注重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是易于投入、热情工作的心理(40%)、自信心(37%)、自主主动
5、工作(25%)、追求卓越、渴望成功(11%)、开放乐观(9%)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越来越为民营4~lk所看重有位民企的人事主管说企业需要的是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能够运用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企业内外有关人员接触能够合作无间、同心同德、完成组织的使命和目的的人平时在学校参加社团、组织策划完成过大型活动的学生最受欢迎这些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很快能融入团体顺利开展工作 三、文秘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情况 调查显示民营企业最看重的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前五项综合能力依次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
6、能力、实践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文秘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这五种综合能力才能适应现代民营企业的要求认为文秘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按重视程度依次为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专业素养、使用和维护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 民营企业在录用文秘专业毕业生时最看重的能力因素是“专业水平”(26%)其次是反映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的“面试的第一印象”(19%);再次是“社会实践经历”(18%)此外“外语水平”(15%)和“计算机水平”(9%)而这两项也可以视作专业能力专业水平是民企最看重的素质它是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 另据问卷调查
7、显示在被调查单位中对应聘秘书岗位的毕业生是否获得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表示重视的占35%一部分单位表示不会十分在意关键是看是否真正具备秘书的职业技能当然有的话最好;对获得电脑操作等级证书重视的占55%但对是否获得外语等级证书却100%表示重视 在问到文秘专业毕业生除了文秘专业知识外最需要掌握的其他知识时民企的老总选择最多的是经济管理、科技等方面知识会计、统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以及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 大部分民企认为高职学生最需要进一步培养的能力是:敬业精神、知识能力水平、文化素养和吃苦耐劳精神在问到高职毕业生与其他重点或
8、名牌学校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水平上有否明显差距时85%的民企单位认为有一定差距还有的认为有明显差距在问到高职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部分民企单位认为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目前还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生的知识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