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考核内容改革探究

高校专业课考核内容改革探究

ID:46170214

大小:7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1

高校专业课考核内容改革探究_第1页
高校专业课考核内容改革探究_第2页
高校专业课考核内容改革探究_第3页
高校专业课考核内容改革探究_第4页
高校专业课考核内容改革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专业课考核内容改革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专业课考核内容改革探究摘要:传统意义上的考核内容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知识的识记和程序化的运用上,既缺少对于相关文献查阅能力的关注,也排斥对于专业学习过程中心得体会的考查。这使得大学生演变为一种“无话可说”的工具型人才。主体教育视角下,专业课应检测如下三项内容:书本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关文献的查阅情况;专业学习的心得体会。这种静态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动态的专业社会实践的综合考查,能使大学生养成一种自主建构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这既需要日常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考查,更需要通

2、过期末论文考试的方式得以综合体现和测评。关键词:专业课;主体教育;考核内容;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202-02无可否认,目前高校学业考试尤其是专业课考查的形式化弊病日益凸显。这不仅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而且还误导了大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在应试教育的熏陶下,把专业学习简单地等同于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无论任课教师多么苦口婆心地引导或劝诫,都难以引起学生对于文献资料以及社会实践的重视。显然,教

3、师除了积极地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外,更重要的问题则在于专业课考核内容的改革。事实上,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学和考核的最大弊病莫过于导致学生一旦脱离书本便“无话可说”的状况。这具体表现在学业考试的试卷中,因为学生只能依照书本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回答形式各异的考题。即无论学生如何作答,其思维模式甚至于语言组织及表达方式都难以摆脱书本的束缚。简言之,大学生在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业考试模式的桎梏下,已经表现出一种“无话可说”或“集体失语”的状态。事实上,这也是导致本科毕业论文演变为中小学作文的主要根源之一[1]。而大

4、学生在接受了四年的专业教育的情况下,一旦''无话可说”则势必被培养成一种工具型的人才,其很难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而这恰恰是主体教育理念所极力反对的。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专业课的教学与考核又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多年来,笔者在任教专业课程时,积极地引入主体教育理念,大胆地进行教学与考试内容及其方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理性地回答上述问题奠定了必要的实践基础。一、对于书本知识了解程度的日常检测(15%)专业课的考核内容无论如何改革,都不能不关注最为基本的书本内容。但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业考试存在着

5、过度考查书本知识的弊病。换言之,无论是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还是名词解释、正误辨析题、简答题,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在考查书本内容。甚至于就连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其答题所需要的思维以及语言组织或表达方式都早已在书本内容的范围之中,这也是学生在考试前早已“心知肚明”的。这种学业考试模式势必误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即在这种奉书本内容为考试圭臬的管理实践中,学生❷檢饲蜡每际怨❷关甚至于为了获得奖学金以及入党所需要的分数条件,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书本内容或课堂笔记的识记上。事实上,这也是导致学生在大量的课外

6、时间中居然"无暇顾及”图书馆或没有时间深入社会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主体教育需要最终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但是也需要首先学习书本内容,这是自主建构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主体教育视角下,高校学业考试也应该引导大学生去主动了解学习书本内容。不过和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业考试不同的地方在于:主体教育视角下,书本知识仅仅在高校学业考试中占据一定的比重,而非绝对比重。在相关课程的日常考试中,这部分内容仅仅占15%的比重。换句话说,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日常考试的内容之一,满分为15分。教师

7、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所提问题的回答情况来具体地评定分数,期末综合该生在课堂上所回答问题的整体表现,即为其日常考试成绩。显然,这就需要设置必要的课堂提问环节。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随机提问或追问的方式来测试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了解程度。二、随堂检测书本内容相关文献的查阅情况(15%)当前,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业考试内容几乎不关注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简言之,学生有没有查阅文献的意识以及查阅文献能力的强弱,学业考试无法进行测评与衡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本科教育与高校学业考试中存在着忽视培养与考查学生查阅

8、文献能力的缺陷。最为突出的表现就在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上一一参考文献的数量过少与质量太差。为了不至于出现参考文献数量过少的弊病,一些意识较强的高等院校做出了不少于10个的硬性规定。客观地说,文献查阅、参考、引用的数量与质量是确保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但现实情况是学生普遍缺失此项能力,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不清楚如何运用文献,以为鼓励引用别人的文献就是允许抄袭,甚至于就连论文抄袭严重被抓后也连连叫屈。因此,在学生并不具备查阅文献能力的情况下,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所谓参考文献存在着数量过少、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