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喜剧小品的本土化风格探析

东北喜剧小品的本土化风格探析

ID:46167483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东北喜剧小品的本土化风格探析_第1页
东北喜剧小品的本土化风格探析_第2页
东北喜剧小品的本土化风格探析_第3页
东北喜剧小品的本土化风格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东北喜剧小品的本土化风格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北喜剧小品的本土化风格探析摘要:东北喜剧小甜随着电视艺术的蓬勃发展已逐渐形成一种具冇浓厚木土特色和典型代表性的小品艺术形式,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空前的影响力。尤其在央视春晚中,东北喜剧小品以其幽默亲切的本土风格、诙谐讽刺的语言样式受到了极大的追捧与极高的收视率,成为了年夜饭中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対于东北喜剧小品中的本土化探析,就是以东北喜剧小品为对象,根据其本土化特色进行的•种具冇针对东北“俗文化”、东北人和东北方言的探索。关键词:东北喜剧小品;“俗”文化;东北人;东北方言中图分类号:J

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60-01在中国近十儿年来的地域文化中,东北木土化风格以少有的姿态,少有的影响力,少有的持久性影响着中国的大众文化。其中,东北喜剧小品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当属这东北风中刮的最猛最长的一个。东北本土化风格里的“俗”,是东北民俗喜剧精神的精髓,豪爽幽默的东北人以其独特的人格品质将火辣与含蓄融合,幽默与蕴意交织,用独具魅力的个性化东北方言,演绎出小品史上的一段“东北传奇一、东北本土化风格特色东北文化不拘一格,雅俗共赏;东北方言豪爽火辣,自

3、然通俗;东北人民正直坦荡,笃厚幽默。就在这诸多的“东北特色”下,东北本土化风格以其不可阻扌当的发展态势,成为中国地域文化之中一朵艳丽的“奇葩”!(一)东北“俗”文化我们可以说“阳春白雪”是一种高雅,但绝不能说“下里巴人”是一种庸俗。东北俗文化就是这样一种“俗”而不“庸”的文化形式。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有其必然的地理、历史成因,东北俗文化以东北特色民俗形式“二人转”为载体,在东北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表现中得以彰显。东北文化,“俗”为精髓。(-)东北方言东北方言广受青睐并广为流传并不是偶然的。首先,“

4、东北方言是中国地域方言中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不论在读音、意义还是理解上都与普通话相形相近这就为东北话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传播奠定了根木的基础。其次,东北文化就是田间炕头的俗文化,东北方言依东北文化应运而生。东北方言记录着热情豪迈的东北人茶余饭后的家常,勾勒着东北平原口然纯美的粗犷。这样一种乡土气息极为浓厚的方言就是东北本土化风格最具内涵的文本表现。二、东北木土化风格特色在东北喜剧小品中的集中体现(-)“俗”文化样式的“大锅乱炖”虽然东北喜剧小品最大的特点也是“俗”,但东北喜剧小品里的俗,可以俗的美

5、,俗的有感情,俗的让人忍俊不禁。在人物生活化、本土化的塑造中,展现出的是小人物的悲喜忧愁,传达的是自然的、质朴的“俗气”。其中,东北二人转与东北人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对冻北喜剧小品的影响功不可没。(-)骨子里的“东北性格”豪爽与勇猛、憨厚与善良是东北人性格的代名词,在这“东北性格”中再掺杂一点点一丝丝的小聪明,小心眼,就把“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刻画得惟妙惟肖了。活跃在春晩舞台上的东北喜剧小品领军人物,赵本山当仁不让。这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东北农民成功地塑造了诸多观众喜闻乐见的“东北小人物”。(三)趣

6、味横生的东北话东北方言是东北喜剧小品的物质载体,东北喜剧小品就是通过东北方言表现展示其特殊魅力。与传统的普通话相比,这一清新、口然又贴切的语言样式更容易“笼络人心”。一句“哎呀妈呀”使人们知道了原来语气词是可以这么说的。东北话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新奇、搞笑、俏皮,为人津津乐道;通俗、卞动、刺激,让人朗朗上口。趣味横生的东北方言是东北喜剧小品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三、东北喜剧小品当前存在的问题东北喜剧小品诞生于春晚舞台,发展于春晚舞台,兴盛于春晚舞台,但现在却受困于春晚舞台。究其原

7、因,春晚的特殊性是限制东北喜剧下品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春晚舞台上很难推出新人。赵本山、潘长江、黄宏、巩汉林等一批东北小品演员十儿年如一日地依旧活跃在春晚舞台上,因为他们担负着“娱乐除夕夜”的重任。所以在这种机制下新人是很难冲出春晚这个江湖的。春晚看好东北喜剧小品,但要让它长足不断地发展下去才是真正“留住”它的根木。总之,东北喜剧小品展示了东北本土化风格的“冰山一角”,但它是东北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东北文化誉满全国的精神领袖。我们无论研究东北喜剧小品还是东北文化,都是想挖掘民族地域文化的魅

8、力瑰宝,留住东北文化的传统,留住这个“俗根”。也只有这样,东北喜剧小品才能更好的继承与发展,达到真正的传承与超越!参考文献:[1]杨太•论东北民俗文化的喜剧精神•辽宁大学学报,2007年9月,第35卷,第5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