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中道具的使用研究

东北秧歌中道具的使用研究

ID:46166824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东北秧歌中道具的使用研究_第1页
东北秧歌中道具的使用研究_第2页
东北秧歌中道具的使用研究_第3页
东北秧歌中道具的使用研究_第4页
东北秧歌中道具的使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北秧歌中道具的使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北秧歌中道具的使用研究【摘要】在辽阔的东北黑土地上,东北秧歌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伴随东北人民走过了300多个春夏秋冬,清朝顺治年间“杨宾”在《柳边记略》中就曾有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山此可见,东北秧歌的流传和发展至少有三百年历史。在东北人民眼里,没有大秧歌,就没有东北人民欢乐火辣的生活。可见大秧歌在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在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屮,道具的使用历来都十分重要,也花样繁多,在东北地区有三种类型的秧歌表演形式:1、高跷秧歌2、二人转3、地秧歌。秧歌表演常用的道具是手绢和扇子,也有用其它道具的,女

2、口:手玉子,等……。它是提升角色,舞台张力,丰富舞蹈表演的重要手段之一。【关键词】东北秧歌;道具;道具使用一、手绢手绢是秧歌表演中重要的使用道具它的文化审美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对女子的要求索有,“笑不露齿”,“行不露足”之说,见到生人特别是男人,不是用袖子,就是用手绢挡着脸说话,需要表现出女人羞涩含蓄的温柔气质。那么手绢这种生活屮的物件,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明清时期,无论出身怎样的家庭的女人,手绢都是女人重要的物品手绢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表现在FI常生活,以及审美定位中,既可擦汗又可扇风,同样手

3、中持有手绢也可以表现出女人独特的温柔气质。在这种审美下,东北秧歌充分吸收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在手绢的使用中,充分利用手绢的独特表演功能,更加突出手绢花的表演技艺。在舞蹈中手巾花也不仅是一种技艺的表现,它更是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之-O舞蹈屮常以不同的手巾花耍法和节奏变化的处理来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手巾花鼓的动作是东北秧歌的扭法最主要突出的艺术特征,手巾屁多以手绢为主要道具进行表演,各种手巾花都是靠腕子的力量来舞动手绢,表达着不同的感情。二、高跷在东北秧歌的表演屮,高跷这种表演形式是影响东北秧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跷,是一种脚下道具,是否踩跷,踩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表演者的身体与腿部,它是道具的动作特征及审美规范。高跷秧歌是从古代踏跷,跷技演化而來。经过明清的文艺加工,现在常见的是踩双跷,表演者把垫板用两根木棍绑在腿上表演,高跷讲究巧劲,好的艺人可以在高跷上表现几十种惊险高难度的独特绝活。在“跷”的表演形式屮,又分,“地秧歌”和“寸秧歌”。地秧歌乂称“地遛子”,明清时期传入,因不受高跷的的影响,在脚下的表演中更加注重灵活性及技巧的使用。“寸秧歌”介于高跷秧歌和地秧歌之间,这种秧歌扮演旦角的都是男性,要踩五寸高的小跷,跷

5、腿用裙子或裤子挡住,跷下安一支假“金莲”,这种表演早年较普遍,现已不多。高跷由于脚下绑冇木跷,重心不易掌握,所以膝部要微屈,两脚要不断移动,上身和双手必须随重心而俯仰和甩摆,以加强腰部控制力保持平衡。辽南高跷艺人们运用了这些规律,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口I时落地稳扎。发挥上身和双臂的舞蹈作用,舞姿多变,手腕灵巧,“手巾花”翻飞如蝶,体现了敏捷活泼和稳重相结合的美。而且。利用跷着地面积小,易于活动的特点,使膝部规律性的“顿劲”和舞动翻转时的“利索劲”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动律,艺人们把它称为“艮(gen)劲”。

6、舞蹈家们把源于高跷的风格特点归纳为:臂松弛、腕冇力、腰先摆、脚后踢、身要稳、微提气,即艺人们强调的“稳中浪”。三、扇子扇子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扇子不光作为生活用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在艺术品中它也有着崇高的地位。并且它还是舞蹈屮最常见的道具之一。在近现代的舞蹈作詁屮不乏用扇子作为道具的舞蹈。在东北秧歌中,扇子的使用更加的普遍,尤其是在“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吉林地区,在二人转的上装与下装中,上装旦角手持单扇和一支手绢,与下装互相逗喂。起到烘托气氛,增强色彩和舞台效果的重要性。在扇子使用中,

7、怎样转扇,扭扇,扇扇子,都是有明确方法的。表演屮也不乏用扇子再配合各种舞蹈动作来槊造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屮的人物性格、爱情、喜怒哀乐等各种细腻的情感。四、手玉子玉子,又名御子,也称作玉子板或手玉子,是一种在演唱的民间小曲时所使用的民间乐器,使用竹板制作。一般在演出相声或二人转时,由演员双手持冇四块手玉子,一手打两块。二人转玉子可以单独演奏、可以伴唱、可以伴舞等,打法节奏变化较大,花式花样变化多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拍案叫绝。传统二人转“四块瓦”是女演员(上装,即旦角)专用道具,男演员(下装,即丑角)专用道具

8、为两个小木棒,现当代二人转男女演员都可使用“玉子”。“手玉子舞”的舞姿变换多样,别具特色。玉板的打法种类繁多,节奏富于变化,声音清脆悦耳,有其独道之处。在东北秧歌与满族舞蹈表演中,手玉子的使用较少,但在一些传统的老艺人身上,还冇一些传承。五、花棍满族舞蹈表演形式,用一根细木棍或细竹杆制作,棍长80厘米〜100厘米、直径2.5厘米〜3厘米,在距两端5厘米〜10厘米处,各开一个长10厘米、宽1.5厘米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