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57577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论文范文【精品】这些人去哪儿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这些人去哪儿了这些人去哪儿了老子老子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最终归宿,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历史记载,老子晚年乘青牛云游天下,以传讲道家学说经国济世,开化西域。西行途中,老子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被关令尹喜挽留著书,写下了屮国思想史上的千古名篇、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关于老子此后的行踪,一种说法是老子点化了尹喜,尹喜托病辞官,随老子一路西行至??(今陕西省周至县)。老子观依山傍水、峰峦起伏,风景异常优美,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遗址即今存的楼观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楼
2、观台8公里的西楼观,故有学者将此地定为道教的发源地。另一种说法是老子出关后骑着大青牛继续西行,再往后就音信全无。第三种说法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庄子?天道篇》中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从周王朝离职后便“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故称“东归”O老子东归的事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以及儒家著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从耳前所掌握的史料来看,只有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有文献根据,其它的说法,还有待学术界提供新证据。建文帝朱元璋死后,由于皇太子朱标已于洪武二十五年先
3、他而死,乃由皇太孙朱允?即位,这就是建文帝,后世也称为明惠帝。然而,在惠帝刚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就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陷了京师(今南京)并即位,是为成祖。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正史记载,建文帝死于宫中的大火中。成为明成祖的朱棣,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口杀。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了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亡无从得知。朱棣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
4、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处于何处,无人可知。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南京攻破Z吋,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民间传言中,在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与传说。有的说建文帝逃到云贵地区,而冃辗转到了南洋地区,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当年建文帝潜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县竜山普济寺内,接着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计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至于建文帝的下落
5、到底如何,以上两种说法都无法提供更多令人满意的证据。顺治帝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清宫突然传出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大清入关第一位皇帝,年仅24岁的顺治,竟然于当日“子刻崩于养心殿”。3天后,不到8岁的康熙继承父位。然而,此后不久,民间就开始盛传顺治皇帝因爱妃去世,他已去了五台山出家。后來乂盛传,孝庄皇祖母带领孙儿康熙,千里迢迢去五台山“礼佛”,是为了“劝顺治回宫”o另外,河南民权县民间,也广泛流传康熙3次钦访口云寺是为了“寻父”。口云寺附近村民保存有一幅“醒迟”老和锻穿袈裟、蹬朝靴、坐龙椅的彩色画像,而“
6、醒迟”正是顺治出家法号。在不起眼的口云寺里,还有康熙皇帝御赐的一块“当堂常赏”石碑,石碑题写于康熙四I•九年。民间传言,那年酮迟圆寂,终年73岁,年龄和顺治同岁。民权县志记载,康熙二十六年,民权县的善男信女于曾远赴山西五台山,请佛定活佛出山主持因黄河决口被冲毁的白云寺重建T作。研究者推测,顺治就是那时跟随佛定和尚来到了中原。关于顺治皇帝死亡有3种说法:其一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他出家五台山,最后死在五台山。其二是史学家比较倾向的观点,即顺治皇帝实际上是死于天花。这种说法的最早提出者是著名的清史研究专家、北
7、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孟森先生,他已于1937年去世。其三是10年前有媒体爆料说,顺治皇帝是征战厦门时被郑成功的军队炮击而亡。西施身为“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凭着口己的美色和才华周旋于吴国宫廷Z内,为勾践递送情报,在勾践灭吴的过程中,发挥了不下于一支军队的重要作用。但当吴王夫差遇难、勾践重新执政Z吋,西施却神秘地消失了。那么西施究竟去哪里了?第・•种说法是她随范蠡归隐于五湖。西施和范蠡本来是情侣,后来西施为了救国,两人只能为国牺牲自己的爱情。待到西施功成归国后,范蠡认为勾践可以共患难而不可以共安乐,再待下去
8、会有危险,建议西施随他一起逃走,归隐江湖,不知所终。唐朝的《吴地记》转引东汉《越绝书》这样记载:“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笫二种说法是西施被沉水而死。这种说法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墨子?亲士》:“比干Z驢,其抗也;孟贲Z杀,其勇也;西施Z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把西施被沉于水中解释为是因为她的美丽。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吴国灭匸后,越王把西施装到皮囊里沉到江里去了。此外,还有西施不慎落水而卒的说法。人们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问《浣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