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51669
大小:8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超级糯稻新品种珍珠糯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级糯稻新品种珍珠糯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超级糯稻珍珠糯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养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关键词:超级糯稻;珍珠糯;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96-1糯稻胚乳极少或不含直链淀粉(一般<2%),由于其特殊的口感和食味,使之成为众多人喜爱食用的粮食之一,在我国种植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随着不断
2、调整,糯米和糯米制品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人们对糯稻资源的利用研究和糯米产品的开发利用也不断加强,以糯米为原料,研制开发各种滋补、保健特色食品和饮料供应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的新时期,糯稻的研究和利用尤为重要。珍珠糯系信阳市农科所利用豫粘9号作母本,特糯2072年3月经第五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命名(审定编号:豫审稻20100034)o1产量表现2007年推荐珍珠糯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区试预备试验(A组),平均亩产稻谷526.1kg,比对照种II优838增
3、产3.1%,第4位。2008年推荐该品种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区试试验,平均亩产稻谷564.2kg,比对照种II优838减产2.9%,不显著,居17个参试组合的第14位,9试点中6点增产,3点减产,增产点66.7%o2009年珍珠糯继续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区域试验,在区域试验中,9个参观试点平均亩产稻谷571.7kg,比对照种II优838增产2.56%,达极显著水平,居20个参试品种的第10位,9个试点中7个试点增产,增产点77.8%o2009年推荐珍珠糯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生产试验。在生产试验共6个试验点,珍珠糯平均亩产稻谷5
4、90.13kg,比对照种II优838增产4.04%,稻谷产量居7个参试品种第二位。2特征特性2.1生育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珍珠糯属中籾迟熟型品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主茎总叶片数16-17片。该品种幼苗叶片深绿,苗期叶片稍宽大挺直,出叶速度较快,茎藥集散度适中,分藥力中等。拔节后株型较紧凑,剑叶宽短直立,茎叶夹角小,成穗率65%左右。抽穗速度快,整齐度好,主茎成穗与分藥成穗大小一致,灌浆速度快,籽粒充实饱满,叶片功能期长,茎秆粗壮,弹性好,耐肥抗倒。根系活力强,熟色好。株高110厘米左右,穗长22厘米,穗大粒多,着粒较
5、密,每穗160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5-26克,籽粒狭长,橙黄色,顶芒。2.2综合抗性好据2008-2009年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珍珠糯对稻瘟病表现为抗至高抗,对穗颈稻瘟表现为中抗至抗,对水稻白叶枯病不同代表菌系表现为抗至高抗,对水稻纹枯病表现为中感。多年来该品种在河南省南部稻区试验及示范种植,珍珠糯对水稻疫霉病、恶苗病、稻曲霉病及稻粒黑粉病等均表现出较强的田间抗性。另据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对河南省南部稻区试验及大面积生产利用品种抗性调查发现,珍珠糯对褐稻虱、白背稻虱均有较强的抗性,属于多抗性水稻品种。
6、2.3稻米品质优良2008-2009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武汉)对珍珠糯按照GB/T17891-1999标准进行米质分析测定,其出糙米率77.6%、精米率69.3%、整精米率59.9%、直链淀粉1.7%、胶稠度100mm、粒长6.4mm,长宽比3.0、碱消值7.0,稻米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优质糯稻标准。该品种加工特性好,米粒洁白,稻米品质符合河南省南部稻区群众对糯米的消费习惯要求,在河南省南部稻区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有较大地推广利用价值。3高产栽培技术与粘稻品种相比,糯稻品种一般较耐阴、耐寒、
7、耐酸和耐瘠,但大部分糯稻品种不抗病。根据这些基本特性,高产栽培需合理利用与调控,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达到丰产丰收。3.1培肥稻田土壤珍珠糯适宜在中上等以上肥力水平田块种植,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重施底肥,并注意N、P、K肥的搭配使用。一般田块亩施碳鞍40公斤、磷肥20-30公斤、钾肥10公斤或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50公斤作底肥。分葉肥要在移栽后4-6天施入,力争早施促早发,亩施尿素7.5Kg左右,并结合进行化学除草。3.2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在河南省南部稻区作春稻栽培宜在4/20左右播种,作麦茬稻宜在5/1前后播种
8、,大田亩用种量2-3公斤左右,育秧方式可采用旱育秧或水育秧,秧龄控制在30-35天,忌秧龄过长。3.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珍珠糯分藥力中等,且株形紧凑,特别适宜于小苑密植,移栽密度以16.7X26.7cm或16.7X23.3cm为宜,亩插1.5〜1.7万穴,每穴3-5苗。3.4水分管理采用前期浅水勤灌促分藥,中期适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