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品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思品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ID:46143988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思品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1页
浅谈思品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2页
浅谈思品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3页
浅谈思品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4页
浅谈思品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思品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思品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30-01很多人认为思品题很简单,不学也能拿分,其至拿高分。这样的看法对学生来说是误导。也有部分老师、家长、同学认为思品课不重要,这无疑使思品课的教学和学习大打折扣。也有些同学觉得思品学习,得分容易,得高分却很难。因为思品考试灵活多样,涉及时政、教材、语文等等内容,所以他们感觉思品学起来难、舌L、杂、烦等等。如何教好学好思品,教学中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处理好知识的吸收和输出环节思品的教学和学习,首先必须坚持一个原则

2、,即以〃课本为基础和依据〃的原则。热点、时政或专题等教学都应坚持这一原则,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应立足于课木,回归课木,从而使整个教学〃形在课外,神在课内〃。老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考试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关于如何学好考好思品的问题,我们觉得,思品的学习其实是两个过程。一是知识的吸收过程。二是知识的输出过程。只要同学们能把握好这两个环节,思品学习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下面就这两方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1.知识的吸收1.1学生学习哪些知识呢?既然思品考试离不开课本的基本内容。所以,理解课木知识,掌握课木重点部分

3、尤为重耍。事实证明,只要求学生记会知识点,是不能满足学生拿高分的要求的,这也不符合学生学知识的规律。必须要求学牛从整体上把握课本内容,全面理解课本内容,突出重点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尤为重耍,充分发挥课标在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的导向作用。1.2学生如何学好课本知识?关于如何学好课本知识,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系统地理解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我们把思品课放在语文课的高度,要求学生认真的阅读课本内容,理解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掌握重点知识。即〃熟悉课木整体内容,掌握课本重点内容〃。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学习的时间

4、和权利还给学生,老师以学案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并通过同学间的讨论或老师的指导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即使学生在初次的学习中,对课本内容不理解,形成了夹生饭的现象,我们教师也不做过多的讲解,而是通过对相应的习题的分析,达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1.知识的输出知识的输出主要体现在做题上。而学生在思品考试中能不能得高分,除了需要对课木内容很熟悉外,还需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下面我们就学生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考试,谈谈我们的认识。2.1审题。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除了知识储备不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审题不清或不会审题。学生往往因为用大量的精力去读

5、材料,而忽视了问题,忽略了试题的要求,其结果可想而知。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在做非选择题时,先看题干,带着题干有H的读题,既能提高做题的效率,缩短了做题时间,也能排除不必要的信息干扰。准确答题。读题干时,我们要求学生至少读两遍题干,以加强対题干的理解,准确理解题干信息。2・2将试题与课本内容相联系。学生读完题后,首先思考这是课本中的哪部分内容。比如,国家统计局于2008年1月24FI统计的最新数字显示:工业生产增长较快,企业效益提高。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8%;集体企业增长11.5%;股份制企业增长20.6%;外商及港澳台企

6、业增长17.5%.重工业增长19.6%,轻工业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8.1%.请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中蕴涵的道理。对于这道题,学生带着问题读完题后,可能述是无从下手,这时,我们要求学生将题的内容与课本相联系。即这是课本中的哪部分内容?学生基本能想到这是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的部分内容。这时学生基本找到了回答问题的依据,即老师耍求学生尽量用课木内容回答问题。2・3抓关键词造句。对于上例,学生具体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不知道该写什么。这时,我们要求学生用关键词造句。即上例是有关什么的试题?(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7、等等)请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冇制经济等造句(要求:尽量用课本的内容回答)。这样,这道题的答案就出来了。我们认为,这样的方法既可以避免学生答题时放空白的现象,也基本弥补了学生答题时无话可写,只用一句话答题的缺憾。2.4要求学生熟读答案。在学生做完一道题后,我们将标准答案出示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这样做,一来使学生彻底学握这道题,在让学生读的过程中感悟答题思路和方法。也培养了他们书写表达能力,再次避免了只用一字或一句话答题的现象。1.知识的吸收和输出相结合无论是知识的吸收还是输出,都应从学生的认识、学习规律出发。试想如果学生用一节课的

8、时间只是吸收知识,那么在最后的十几分钟,其效果之差是可想而知的。因而我们不赞成整节课学生都〃吸收知识〃。而学生整节课都做题,也不可取。题海战的结果,是即使学生考试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