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42111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引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引入新课标教学下提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
2、'
3、主学习,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成为学牛合理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屮,“数学探究”、“合作学习”、“数学建模”等各种各样的课改方案,似乎强烈的影响着我们原本熟悉的教学环境,课时减少,学习方式的改变,无不対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提岀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生动风趣、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课犹如一支宛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高潮”激情澎湃,“
4、尾声”余音绕梁。英中“起调”,也就是课堂教学屮的引入问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驾驭好课堂教学,必须驾驭好课堂教学引入。下面就几种常川方法举例说明:i用趣味故事和数学史话引入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文化,可以揭示数学科学屮的人文精神,激发数学创新的原动力。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冇趣的故事和数学史话,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必修2《空间儿何体体积》如下引入:先讲阿慕米德检验金王冠纯度的故事,然后过渡到祖眶原理,祖唯比17世纪意人利数学家卡乩列里早1100年发现该定理,这一数学史故事可人人激发学牛的爱
5、国热情。二借助实际主活引入数学有些是由白身发展而产生的,有些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数学问题的引入也可以联系生产、牛活实践。如果将数学问题改编为实际应用性问题,让学生去积极思考,便可以引导学牛探究新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如必修5《基本不等式》作如下引入:某种时令水果,价格起伏很大,甲乙二人同时分两次购买。甲两次都花一样多的钱,乙两次都买同样的数量,谁的平均价格更低?这种利用现实牛活屮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的课堂引入,既能激发学牛的求知欲望,乂能体现数学的牛活性本源。教材中
6、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很多,比如:(1)“糖水加糖甜更甜”揭示的数学道理是什么?(2)—台两臂长短略冇差异的天平,你怎样能称出重物的实际质量?(3)某企业五年盈利100万元,另一企业两年盈利500万元,哪个企业效益更好?等等,教学中我们都可以灵活的选用作为课堂引入索材。三通过操作试验引入有些数学概念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亲自操作试验或通过现代教冇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从中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力、理解力与创造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1课时,可设计如下:课前准备一•
7、根线绳,教师把这根线绳的两端各系一个图钉,再把图钉固定在黑板上(两图钉间距小丁该线绳的长),用粉笔将线绳绷紧绕两定点画线,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封闭曲线,即为椭闘。四从相关学科小引入数学课程是学习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基础,它的许多知识都与上述科目有着紧密联系。如选修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可展示儿个电路图:■设“开关A的闭合”为命题A,“灯泡B亮否”为命题B,研究命题A是命题B的何种条件。这种问题情境引入,可唤起学生熟悉的物理知识,使其兴趣盎然,情绪高涨。通过类比回答问题,得出充要条件等相关概念。这样
8、把握数学问题的木质,可谓入木三分。这种方法还可用在新旧知识、相近或同类知识Z间。除上述引入方法以外,还有直接导入法、温故引新法、实物展示法、归纳导入法、讲评导入法、精心设疑法等等。当然,对于同一•教学内容,由于教师的认识程度、思考角度与经验背景不同,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引入设计。一个成功的课堂引入,必须因“师”而界、因“牛:”施教。具体教学中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第一,科学性。课堂引入形式应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而定,引入问题要符合学牛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已冇知识水平,贴近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引入方式方
9、法要结合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第二,启发性。新课程理念倡导“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情境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置要冇一定的挑战性,可以考虑以开放性问题为素材。第三,趣味性。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冇乐趣。”教育家乌中斯基也指111:"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第四,有效性。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应注意实现三点:有效果、有效
10、率、有效益。教学实践表明,独具匠心的引入或情境设计,犹如拨动学生的心弦,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开展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编剧的构思”、“导演的才华”和“演员的技艺”,故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更新观念,准确地把握教材,掌握教冇、心理学等知识,熟悉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才能实现“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参考文献[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