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曲作品《阳关三叠》的演唱及分析

浅谈歌曲作品《阳关三叠》的演唱及分析

ID:46139806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歌曲作品《阳关三叠》的演唱及分析_第1页
浅谈歌曲作品《阳关三叠》的演唱及分析_第2页
浅谈歌曲作品《阳关三叠》的演唱及分析_第3页
浅谈歌曲作品《阳关三叠》的演唱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歌曲作品《阳关三叠》的演唱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歌曲作品《阳关三叠》的演唱及分析摘要:琴歌《阳关三叠》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屮一首广为传唱的送别之歌。它意境古朴悠远,曲调情深意重,歌词凄美深邃,旋律感人肺腑。在音韵悠长的古琴和诗意的衬托下一唱三叹,让人听得荡气回肠。本文以古曲《阳关三叠》为例,对音乐的分析、演唱技巧的分析作了简要的论述。关键词:阳关三叠;音乐分析;演唱中图分类号:J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78-01一、音乐的分析《阳关三叠》全曲分三个大段,后两段是第一段的重复变化。且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一叠的“主歌”即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

2、主题歌词的音乐部分。副歌是从歌词“遗行”开始。音乐出现了八度大跳,音乐变得起伏。歌词也变成了参差不齐的长短句,该段更集中的表达了主人送别时的无限伤感和惜别之情。二叠是一叠的变化重复,二叠变化较小,与一叠的基础音乐轮廓相比,音乐“变更”主要在主歌部分。主歌的变化首先反映在后两句,旋律使情感更加低沉。副歌部分则与一叠大致相同,其中“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山”的旋律更加烘托出悲伤离别之情。三叠的主歌是一、二叠的结合,结构变化部分主要在副歌。副歌的变化很大,歌词和音乐都作了较大幅度的扩充,音乐起伏,表达的情感激动,形成了全曲的高潮“T巡有尽,寸衷难泯”。乐曲由长吁一声的“噫”字进入

3、尾声,尾声音调综合吸收了主歌音乐素材,是对前面音乐的回顾及对全篇音乐的概括。除尾声外,一叠二叠加词字数、格式大致相同,三叠在此基础上中间部分加入许多字,明显反映出是旋律展开的需要。一叠中加入了遗行,遗行,长途越度关津。历苦辛,丿力苦辛,丿力历苦辛宜自珍。描述了旅途之苦;二叠中加入了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描述了离别之情;三叠中加入了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载驰?,何日言旋轩鱗。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尽的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索申,尺素申,尺索频申如相亲。口述了思君之苦,延深了原诗中的蕴含之情。本曲的咅调淳朴而

4、富于激情,反复叠唱对情感的一次次推进真切沉郁,充分传递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的关怀,也引导我们步入古人的精神世界,去感知那深深的别离和所隐含的刚毅Z气,以及山Z所带给我们的文化感动和震撼。二、演唱的分析在演唱方面,唱好这首歌,需要一种自然纯净、古朴、典雅而不失凝重、透亮的声音。作品虽然音域不宽,但篇幅不短,三段之屮有着细致的变化,需要唱出层次感。这就耍求演唱者在音色、速度、节奏等各方面都要有相当的控制能力。歌曲的第一段作品忧伤,道出了古人惜别时的场景,音调抒情。前四句演唱时,应渲染出一种対友人依依不舍的情感。后一小段的开始音调为八度大跳,此时的情绪略显激动,似乎在告诉友

5、人路途中将遇到的艰难险阻,从而告诫友人宜自珍。例:一小段间奏后进入歌曲第二段,音乐在第一段的素材基础上加以变化反复,情绪更加暗淡。在第一个“感怀”的“怀”字上做自由延长处理,从而使那种伤感的情绪得以释怀。这里应是本段的难点所在,因为“怀”为开口音,所以咬字上可能好把握些,将这个字做自由延长处理却是学生的难题。他们的演唱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愿。所以这里的范唱就尤为重要,让学生先模仿后体会,演唱时耍有较好的气息支持与控制,后逐渐弱下来,使情绪前呼后应,更突出了“谁可相因日驰神”的悲哀情绪。第三段歌曲难点是后半部分,“旨酒”这个八度大跳的反复呈述,情景真切。而后节奏稍自由,

6、道出无穷的伤感!”这里的“伤感”在演唱时如能带哭诉的腔调,则能更好地起到点睛之笔。而后局的松紧,力度的不断变化,演唱时都耍表现出作者复杂的心情。这里的“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提示学生把握住有很多话要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化作无穷伤感的基调,这里的“无穷”两个字引导学生将字头咬重些,然后立刻弱下來,托住气息,再逐渐增强,呼吸后对剩下的三个字“的伤感”做渐慢、渐弱处理,表现出作者痛苦而复杂的心情。而后又逐渐趋于平静,表现出对别离的无奈,只能尺素申,才有如一次次相见。总之,这首歌曲的每一段歌唱时都应仔细的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突显作品古朴而典雅的风格。由此可见,任何声乐作品都需

7、要我们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也就是对作品内容与演唱处理各方面的理解,然后再结合演唱者熟练的声乐技巧,成熟的心理素质,较高的音乐索质等自身条件去投入的演唱,才有可能把美丽的音乐唱活,给予听众更美的感受。参考文献:[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3]管谨义•中国古代歌曲概述•百花文艺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