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强度随用水量变化的强度检测

浅谈混凝土强度随用水量变化的强度检测

ID:46138747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混凝土强度随用水量变化的强度检测_第1页
浅谈混凝土强度随用水量变化的强度检测_第2页
浅谈混凝土强度随用水量变化的强度检测_第3页
浅谈混凝土强度随用水量变化的强度检测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混凝土强度随用水量变化的强度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混凝土强度随用水量变化的强度检测摘要:水灰比对强度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但往往新手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常用水来调整坍落度,其至在现场二次加水,导致混凝土强度偏低,对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对丁程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关键词:混凝土强度水灰比用水量栓是由胶结材料、水和骨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经搅拌成型,硬化而产生的人造石料。在建筑工程中影响栓强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水泥强度和水灰比、砂率、骨料的状况、妊拌合用水,妊硬化的时间和养护的条件、施工条件和殓外加剂等因索。一、水泥水泥混凝土的影响取决于水泥的化学成分及细度。

2、水泥强度主要来自于早期强度(C3S)及后期强度(C2S),而且这些影响贯穿于混凝土中。用C3S含量较高的水泥来制作混凝土,其强度增长较快,但在后期可能以较低的强度而告终。而无论通过改变成分、养护条件或者利用外加剂而比较缓慢地水化,都不可使水泥产生较高的最终强度。而水泥质量的波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应引起注意。水泥厂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不可避免地会在质量上有波动。水泥质量的波动,毫无疑问地在混凝土强度上反映出来。采用具有相同平均强度而离散系数小的水泥,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泥质量波动大多是由于

3、水泥细度和C3S含量的差异引起的。而这些因素在早期的影响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影响就不再是最重耍。二、用水量的增加対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毛细管孔隙率或胶空比,但这些指标都难于测定或估计。而充分密实的混凝土在任何水灰比程度下的毛细管孔隙率山水灰比所确定。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在常用的水灰比范围内(0.30-0.80),混凝土强度与水泥强度,灰水比之间,呈线性关系,可用如下直线型经验公式表示;影响混凝土经济性最重要因素是水泥用量,要求在混凝土性能不变前提下,用较少水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因

4、此,水泥混凝土的水灰比就显得尤为重要。况且,在当今混凝土的级配计算中,都是以水灰比为基础参数而展开的。它决定了混凝土强度和密实性,影响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抗蚀性、抗碳化性等。捷克的J?詹姆鲍尔作过水灰比与混凝土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表明,水灰比不仅影响硕化浆体和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还影响硬化浆体总空隙率和物理一一力学性能,胶结性水化产物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硬化水泥浆体结构等综合性能。三、用水量增加引起的其他质量问题分析混凝土搅拌过程屮,实际加水量超过混凝土硬化过程屮的用水量,水灰比过人且环境气温高,混凝土浇

5、筑后初凝阶段,水灰比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现象,引起失水收缩。在混凝土终凝之前,骨料和胶合料之间也产生不均匀的沉缩变形。水灰比越大,则这两类变形也越大。失水收缩引起的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面,特别在养护不良的部位。沉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面侧面,这些裂缝往往沿钢筋分布。用水量严重超标,水灰比过大,造成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水泥浆体与骨料分离,造成流浆、离析现象。四、总结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认清水的作用,控制好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每一

6、个用水环节,这样才能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为达到良好的混凝土质量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按照工程设计混凝土的强度,在保证施工所需流动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水泥、砂右的性能,确定水灰比,科学配制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计量过程中,应将水的计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來抓,准确测定砂石的含水量,并根据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施工过程屮,应该按规范要求准确测泄混凝土塌落度,及时发现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重视混凝土的养护丁作。普通混凝土一般在浇筑后12h内开始养护,养护方法按照混凝土构件的形状和位置以

7、及外部环境科学确定。采用浇水养护的混凝土,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开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冇凝结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对有防水及高耐久性耍求的混凝土耍延长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d°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作者简介:杨艳华(1984-),女(汉族),长期从事市政工程项H管理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