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策略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策略

ID:46105952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策略_第1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策略_第2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策略_第3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策略刘九生(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畜牧水产局江西宜春336000)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现作一些简要介绍,供同行参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际上就是猪的高热综合征,它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界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疫病。由于本病传播速度快、流行广泛,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疫情所到Z处,损失惨重,主要危害中小型养猪场户的猪群。本病又是猪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常导致其他疫苗的免疫失败,因此防控的难度较大。加上本病常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混合或继发感染,临床上最常见与猪瘟病毒(HCV)、猪流感病毒(SIV)、伪狂

2、犬病病毒(ADV)、猪圆环病毒2型(PCV-1I)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链球菌属2型(SS-II)、副猪嗜血杆菌病(HP)、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支原体肺炎(MH)、弓形体、猪霍乱沙门氏菌(SC)等细菌的混合感染,使疫病复杂化。本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流行明显增加。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发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病程15天以上,长的可过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和特效治疗药物。治疗难度非常大,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损失惨重。1改善猪舍小气候环境从流行情况看,本

3、病南方在每年5月份开始出现暴发流行,直到10月份才开始缓和或平息,其它月份虽然也有发生,但只是零星散发,传播和危害要小得很多。这与气候冇关。在本病集中流行期间,正是气温由凉转热,且持续走高季节。本病临床特征之一就是高热不退,故有“高热综合征”之称。在高温高湿期间发生流行,两害相加,取其重,故发病急速,救治困难,死亡骤增。国内多数猪场的绿化是有欠缺的,往往重视花草,忽视树木,前者虽然美丽,但后者具有独特功效,树木成林后可以改善猪场小气候环境。这也是各类猪场长远发展的大事,如何谋划,值得养猪者思考。在当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危害严重的情况下,改善猪舍降温设施是当务

4、Z急,增加风扇、排风机,还是水帘、滴水等降温设备。当猪群感染发病后,降低猪舍温度应该摆在第一位,这有利于缓解呼吸困难、稳定病情、患猪的康复。此时最好舟井水,不舟池塘或河水。饮水降温比什么方法都更直接更冇效。2减少和避免应激因素对猪群的影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的防暑降温,通风换气,保持猪舍干燥,环境安静,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索。任何应激因素对患病猪群的刺激都会加重病情,增加死亡。当猪群发生本病后,应尽量让猪群安静休息,不要惊动和打扰。呼吸困难病猪强行驱赶、捕捉、打针等人为刺激,极易造成衰竭窒息死亡。许多养猪者不懂得这个道理,猪群发

5、病后就手忙脚乱,分不清南北,到处求医问药,饲料、饮水中乱加药物,打针喂药忙个不停。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不但没有效果,费时费力花钱猪照样死亡。据我们的临床经验,一旦确诊猪群患有本病,在发病的头二三天可以不给猪群喂药打针,但饲养管理应照常不变。如越是打针喂药,猪的死亡会更快。原因在于紧急接种时驱赶、捉猪、打针等造成的应激反应。因此对病猪精心护理是治疗的关键。3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加营养浓度在病猪群的饲养上,对饲料要及时予以调整,其调整方法是人猪改喂中猪料,中猪改喂小猪料,小猪改喂奶猪料,并且改干喂为湿喂。这种改换增加了饲料营养浓度和适口性,冇利于猪群保持…定的

6、釆食量,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冇条件的猪场应该改喂青饲料或熟食喂养,没条件的也要想办法补喂一定数量的青饲料,这对缩短病程,减少死亡是有利的。发病期间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VA,增强机体的抗病力,Vc降低热应激。使用电解多维或多维葡萄糖补充营养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4病猪治疗4.1控制混合和继发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治疗无特效药。本病为病毒性疾病,但又是多病因疾病,常混合和继发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加重病情,加速猪只的死亡,且往往因细菌感染而导致死亡。因此,控制继发感染是本病治疗的重点。应舟抗菌药物控制并发感染,如青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泰乐

7、菌素、替米考星等。每吨饲料加入支原净100g+阿莫西林250計金霉素300g,连用14d,后减半再用14do或川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强效阿莫仙类药品,根据病程及并发症的不同联合川药,连续用药8d-12do但用药应在发病后的第3天,不应过早。又因猪群采食量的下降,药物应加在饮水中,饲料中不加或少加药物,以免影响猪群的采食。本病使用抗菌素治疗无效,只能用其控制或治疗并发感染。可配合使用猪白细胞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免疫球蛋白、高免血清等广谱抗病毒的生物制剂进行治疗,并使用黄罠多糖、甘草合剂等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4.2药物退热对患病猪群退热可能是重要的

8、,可选用解热镇痛使其退热,如安乃近片、阿斯匹林片等。用量每头大猪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