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04607
大小: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0
《高职取消物理课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取消物理课研究论文摘要: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已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耍手段。众多高职院校纷纷乘势压缩公共基础课,甚至取消物理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保持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间的合理张力,提高学生可持续的职业能力,正引发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思考。关键词:物理课;理性思考;和谐发展高职物理课一直是公共基础课的难题,一度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瓶颈”。高职物理课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实现基础知识必需、够用,后续课程难以为继;如果学习,效果又不尽如人意。当前,
2、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正全面展开,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已成为衡量高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准。众多高职院校乘势压缩公共基础课,甚至取消物理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与课程建设者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己任,认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同时,自觉以现代课程理念统率课程建设,努力摆脱困境,走出一条物理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新路。取消物理课的原因取消物理课的原因冠冕堂皇,即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教学效率低。的确,高中阶段过早进行文理科分班,使不少学生在高二甚至高一第一学期就不再学习物
3、理课,实际上,这部分学生只有初中物理水平。高等院校为完成招生计划,对考生的选考科冃没有太多限制,工科专业甚至招收文科学生。高职高专院校招收的学生普遍物理基础十分薄弱。这些只是表层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受理论、实践“钟摆”效应的左右。多年以来,高职课程建设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走过不少弯路,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造就高等技术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4、,毕业生应具有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淫体系。于是,各院校纷纷实行课程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致矫枉过止,过分强调培养实践能力而忽视了理论教学。其次,科学的课程理念缺失。各高职院校陷入逢课改必牵动物理的怪圈。早在1999年,陈佳洱院士、赵凯华教授等人就指岀:“我国四十余年的现实状况是每半教学改革的呼声高涨时,非物理专业就要求砍杀物理课程的学时。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常使他们处在迷惘、焦急、挣扎、无奈、消沉的复杂心态中。”因
5、此,构建科学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科学的课程观总是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置于首位并指向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应努力以现代课程理念为观照,认真审视未来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全新要求,力戒急功近利。事实上,在制定教学大纲的过程屮,我们的视点总习惯聚焦于一些所谓的核心能力上,忽视了与其紧密联系的其他能力要素。事实上,课程建设应该坚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反复复,整合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规划、民主决策。取消物理课的损失巨大首先,缺失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
6、。基础物理是众多工科专业的必修课,它的成败将直接影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水平。物理学早已成为科学与技术间联结的重要纽带,是技术创新的活水源头。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世纪,经历了一个乂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每一项变革无不与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及物理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比如以计算机的诞生为标志,人类社会迈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硬件核心是半导体集成电路,PN结是基础。半个世纪前,巴丁、肖克莱、布赖顿等人发明了晶体管,费米一狄拉克统计、能带理论为它的发明奠定了基础,而这一切又与薛定谴
7、、海森伯、狄拉克、泡利、布洛赫、索莫非等伟大的物理学家分不开。其次,削减了必要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包含四个方面: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当代科学教育的主体要素,物理教学是提升学生科学素质最为重要的载体。物理学不是概念和原理的简单堆砌,而是知识与方法的体系,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会。物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探索自然,驱动技术,引领未来;物理学也是i种智慧,它改变着世界,更改变着人类自身;物理学还是一种文化,它历经千百年积淀,博大而厚重。一部物
8、理学的发展史,既是一部科学先驱求真、向善、至美的壮丽篇章,更是一部物理英豪勇于争先、追求卓越的恢宏巨著。关于物理教学的目的,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有着深刻而全面的阐述。他认为学习物理至少有五方面的理由:第一,为了学会怎样动手测量和计算物理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第二,培养科学家,他们不仅致力于工业的发展,而且贡献于人类的进步;第三,认识自然界的美妙,感受世界稳定的存在;第四,学习怎样由未知推进到已知的科学求知方法;第五,通过尝试和纠错,学会一种有普遍意义的自由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