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04004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高校体育创新性教学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体育创新性教学探究高校体育创新性教学探究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教育理念的落后,教学效果的欠缺以及理论研究的不足是制约体育教学创新性的重耍因素。为此,我们也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来切实地实现高校体育的创新性教学。关键词高校体育创新性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为祖国培养大量体育人才,捍卫我国体育大国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贡献。但是其中受到传统教育中某些不良思维的影响,其在社会高速变化的情况下,也表现出相应的不足。怎样使得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回到正轨
2、,继续保证和提升我国体育的综合实力成为了高校体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来谈谈自身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1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1.1教育的理念落后当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理念还是沿袭着传统体育教育的路线,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在开展相关教育的活动中,教学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还是以传统的传授体育技术为主。而这种形式的教育方式依然还是在教师的示范,练习的模式下进行。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够适应耳前新形势的变化要求。改进教学方式,将体育教育培养的理念多元化是使得高校体育教学取得创新性的唯一选择。1.2实际教学效果欠缺如
3、今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在落后理念的指导下,已经习惯性的将学生的体育动作是否规范作为考查学生学习体育好与坏的重耍标志。这样的做法无形中极大挫伤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况且学生学习高校体育的这一过程也遭到忽视,过多的将重点只是聚焦于成绩的好坏上,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这样下来培养出的学生就像是从一个模板里面刻出来的一样,毫无生机和多样性可言,在体育运动上也缺乏竞争性。教学效果低下的另…个原因就是老师过分强调课程的形式,导致本应该花在怎样提高教学实质上的心思被花在了怎样提高教学的形式上,甚至有些老师将高科技手段引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但是这种舍本逐末的手法在
4、根本上是不会产生好效果的。1.3理论研究的不足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中,科研这一部分的比重并不是十分的突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被放到了普通的教学中,这就造成了理论研究的相对欠缺。其实要想获得一个高效的教学效果,科研的支撑是必然要求。从科研中延伸出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可以很好地指导理论教学工作的进行,反过來理论教学T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可以丰富科研事业的发展。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关系。但是现实的情况是高校的体育老师的科研意识普遍不高,大多数水平都停留在教学的表面,没有对于其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样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理论知识的缺失。2高校体育创
5、新性教学思考2.1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模式对面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高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应该实现从以往的重视体育的形式到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掘出体育的真实价值的转变。从而化“体检”为“体娱”,全方面地拓宽学丰在健康,娱乐,文化和竞技等方面的能力。应该注意到的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增强学生的体质,而是应该充分地让学生了解到体育与生活,体育与健康之间的联系,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而进行体育活动,不会为了体育而体育,更不会为了一时体质的提高而每天去做体育运动,一旦体质达标后就开始懈怠,而是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这样学生便能够将体育与身心健康结合起來,
6、在自己兴趣爱好的指引下,不断挑战口己的极限,同时由于该培养模式下融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处处充满挑战,处处充满机会的思想,学生在培养后常常具有素质高,能力强,基础好等特点,是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一系列措施的多重作用下,教学的创新性自然得到体现。2.2课程结构的优化纵观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大家都是按照统一的教育计划和标准来执行高校的体育教学。而通过与体育教学发达国家的对比,我们就可以找到差距所在。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大学教育部门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而是放权给各个高校,这给了各个高校极大的
7、自由度。使得他们可以在当地体育水平和实际教学情况的前提下,调整课程内容的设置,突出自身的优势来培养人才。在看看邻国日本,将高校中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课程的结构设置势在必行。在教学课程结构改革中,我们要将被社会所认同的人才观融入其中,增加信息知识的获取和技能技巧创新,把实现学生素质上的创新作为整个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结构的核心,努力做到既能够使得学生通过社会体育教程获取内容丰富的体育知识,也可以透过对其学校体育的培养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以及社会课程三者相互补充与相互支持,形成一
8、股合力,共同促进教学实效的提高。2.3体育文化内涵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