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研究概况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研究概况

ID:46101568

大小:65.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研究概况_第1页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研究概况_第2页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研究概况_第3页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研究概况_第4页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研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研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研究概况【摘要】对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辨病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中医诊治;综述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12.017干燥综合征(sj?gren,s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受损[1]。SS可见于任何年龄,40〜6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男女比例为1:10左右,发病率在风湿免疫病中居第2位,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2]。SS主要表现为干燥性

2、角、结膜炎,口腔干燥,并可累及重要脏器如肺、肝、胰腺、肾及血液系统等,出现复杂的临床表现。SS属中医学“燥证”“燥痹”等范畴,是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之一。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S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病因病机1.1从"虚”论“虚”是SS发病之本,有阴津亏虚、气虚失运、阳虚无以温化、血虚失养等,并常以脏腑亏损为表现特点。张水艳[3]认为,脏腑气血阴津亏虚是本病基本病机,阴虚的脏腑涉及肺、胃、肝、肾。阴虚则体内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出现口干、眼干等系列干燥症状。谢幼红[4]认为,SS的发生

3、以脾脏虚弱为至关重要,脾脏在津液的生成与运转中具有重要作用。脾气旺盛,则气血津液化生充足,津液得以输布上承,口眼等清窍得以濡养。正如《灵柩•决气》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戴恩来等[5]认为,“肺为水之上源”,通过肺的宣布和发散,可将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布散于皮毛周身,滋养脏腑,润泽皮毛。《难经•三十四难》说:“肾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马武开[6]认为,肾水不足,津液化生无源,而致津枯血燥,内致脏腑,外致诸窍、皮毛,皆失于濡润滋养。顾军花等[7]认为,

4、肝血虚少,脏腑组织器官失养,血不养目可见目花、干涩1.2从“燥”论燥是SS的直接表现形式,无论是感受外邪致燥,还是内伤津液亏耗,临床多以燥象为特点。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提出:“诸涩枯涸,干劲駛揭,皆属于燥。”《证治准绳•伤燥》又指出:“在外则皮肤皺揭,在上则鼻咽焦干。”均提示本病的病因为燥邪所致。燥邪为病,临床多见一系列津液枯涸失润的症状,诸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落屑,甚则報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不通等症。王新昌等[8]认为,燥邪致病,无论何种致病因素,

5、不外乎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内外燥合邪上攻,攻于目则目干涩、赤肿、迎风流泪,攻于鼻则鼻干燥、鼻痒结痂,攻于口则口咽干燥,频欲饮而不能止干和咽痒不适。如合邪致病,内外邪气胶着,日久致毒邪蕴结而发为舌下、颌下结肿等症1.3从“瘀”论SS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久病入络,易耗伤津血,则津枯血燥,《医学入门》云:'‘盖燥则血涩而气液为之凝滞,调则血旺而气液为之流。"姜敏[9]研究发现,燥痹患者多有血液动力学异常,微循环障碍等瘀血的表现,如雷诺氏征、肌肤甲错或有红斑紫瘢、舌暗红瘀紫等瘀血

6、的征象。董振华[10]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因燥致瘀、因虚致瘀、因郁致瘀”。赵丽娟等[11]对部分SS患者做了微循环检查,结果显示,甲缘微血管模糊不清,管祥细小,排列紊乱、畸形、淤血等1.4从“毒”论《素问•五常政大论》曰:“燥盛不已,酝酿成毒,煎灼津液,阴损益燥。”体内超量的物质符合中医“毒”的概念。傅宗翰[12]认为,SS的发病为燥毒干扰人体津液生成、转化、敷布、化热,炼津灼液而致。常富业等[13]认为,这里的毒指病因,不是独立的一种致病因素,是邪气演变的产物。素体内燥之人,常致外来湿热燥邪入侵,

7、形成“燥毒”合而为病,出现关节僵硬变形、牙齿脱落等一系列毒侵人体的表现综上所述,SS的病位主要在肝肾,因“女子以肝为先天”。现代研究证实,肾虚与性激素变化有着内在联系,并认为性激素为肾虚的物质基础[14],这与SS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相契合。SS的主要病机在"虚、燥、瘀、毒”4个方面,但常常互相交叉掺杂,因虚致瘀、因燥致瘀、燥蕴成毒、瘀久成毒,内攻脏腑,外攻皮毛,从而导致肺失宣降、津伤不布;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津枯竭耗;耗津灼液而成瘀,瘀久成毒损伤脏腑,形成恶性循环2辨证论治SS的治疗以辨证论

8、治为主,并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岳敏等[16]认为,SS多为正虚邪盛、阴虚内热及毒蕴血瘀所致,并将SS分为3型,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润燥;阴虚毒热型,治宜清热解毒、润燥护阴;阴虚血瘀型,治宜祛瘀通络润燥。谭富媛等[17]将本病分为4型,阴液亏虚治宜滋阴救液,偏于肝肾阴虚型用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偏于脾阴虚型用益胃汤合玉女煎,偏于肺胃阴虚型用百合固金汤合益胃汤;气郁瘀血型治宜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方用四逆散、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用补中益气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