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95421
大小:2.68 MB
页数:1004页
时间:2019-11-20
《《史记》全注全译本(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前言《史记》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篇巨著,对于汉代以后史学的影响至为深远。古今学者对它推崇备至,南宋大学问家郑樵在《通志·总序》中推誉《史记》说:“六经之后,惟有此作。”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也有相类似的评价,他在《文史通义·申郑》中说:“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那是再精辟不过了,他于所著《汉文学史纲要》中认为《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简而赅的评断,揭明了《史记》的特殊地位。《史记》这部非凡的史作,出自司马迁这位杰出的史学家之手。他字子长,左冯翊夏
2、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司马迁在孩童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十岁随父来到京师长安,开始学习古文。后来跟着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漫游名山大川,考察古迹,搜集遗闻,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这使司马迁开阔了胸怀,增长了知识,为尔后撰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迁结束漫游,返回长安后,出任郎中。郎中虽然位卑秩低,但却是步入仕途的阶梯,又有机会接近皇帝。元鼎年间,武帝或巡行,或祭祀,或封禅,司马迁常为扈从。元鼎
3、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武帝之命,出使巴、蜀以南,代表朝廷视察和安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这些活动,使司马迁亲身感受了社会现实,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在司马迁的史学生涯中,有一位对他影响巨大的人物,这就是其父司马谈。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担任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搜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知识渊博,撰有《论六家要旨》,对春秋战国以来的学术派别进行了总结。司马谈身为太史令,最大的愿望是编写一部通史。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马谈随武帝东巡泰山封禅,刚到洛阳便重病不起。适逢司马迁出使回来。司马谈拉着司马迁的手,流泪说:“
4、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司马迁俯首流涕,接受了父亲的遗命。他能在尔后的岁月里,以顽强的毅力、喷薄的激情完成《史记》,与司马谈的遗嘱是分不开的。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出任太史令,从此,他有机会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为撰写《史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完成了国家改革历法的工作以后,便开始撰写《史记》,也就是《史记·太史公自序》里提到的“论次其文”。在撰写过程中,横祸降临。
5、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率军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因孤军深入,被匈奴重兵包围,全军倾覆,李陵投降匈奴。汉武帝就此事询问司马迁,他怀以拳拳之忠,坦陈己见,认为李陵投降,是由于寡不敌众,又无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一人。李陵并非真降,是找机会报答汉朝。这一下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武帝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司马迁身陷囹圄,受了腐刑。平日那些亲友显贵竟无一人挺身救助。司马迁的肉体和精神受到难以忍受的摧残,痛不欲生。但他顾念《史记》还没有完成,才隐忍苟活下来。这次腐刑之祸,对司马迁灵魂的撞击之重是可以
6、想见的,撰写《史记》的动力和境界,由此提升到了一个异于往昔的阶段。三年后,司马迁被赦出狱,担任中书令,成为皇帝身边的祕书,看似荣耀。但这一官职,只有宦官才能充任。表面上的荣耀,遮掩不住实际上的耻辱。司马迁与命运抗争着,终于超越了自我,把血与泪全部凝结在《史记》之中。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司马迁的朋友任安写信给他,他回了一封信,即有名的《报任安书》。其中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看来这时《史记》已经基本写就。司马迁去世年代,向无定论。因缺乏足以定论的材料,很难
7、指出确切年代。大体说来,应该卒于武帝末年,也有人认为卒于昭帝时期。据《太史公自序》,《史记》全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书名“太史公书”。早期,学术界也把《史记》称作“太史公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东汉末年,学者著述中,已称《太史公书》为《史记》。三国时期,“史记”已成为司马迁之书的专名。《史记》由五个部分组成,最前面的是本纪,下面依次为表、书、世家、列传。本纪按朝代记述帝王史事,凡时间可考的,均系以年月。内容主要记述帝王言行政迹,兼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国家大事。实际上,它是一部编年
8、体的帝王简史,可视为全书的纲要。世家记载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的历史变迁,记事方法也是按年系事,等于诸侯的本纪。个别人物,如孔子、陈涉,虽非王侯,但其行事和影响却与一般人臣迥然有别,所以,也列入世家。张守节《史记·孔子世家正义》说:“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