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95071
大小:58.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小学科技论文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泉溪小学:赵大修摘要:新课程改革,使得科学课堂教学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它是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正因为种种原因,对教师的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科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关键词:科学素养;情感;过程与方法;创新;1引言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
2、程,承担着科学启蒙任务,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和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以及用发展变化的角度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冇工作者而前的重要课题。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观察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从外界获取信息的窗口。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刻意的去培养,科学史上的重人发明往往是由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所得到的结果。如:牛顿就是从人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
3、得出了丿j有引力定律。傅科由简单的单摆现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转而不是不动的。所以,良好的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耍。2.1观察的客观性:“求实、求真、客观”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观察的结果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用真实的数据反映白己所观察到的现象。2.2观察的持久性:苗价值的科学发不是“走马观花”就能得到结杲。如:著名科沖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物候记录,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Z间的关系。达尔文也是经历了儿十年含辛茹苦
4、的观察与实验,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要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能力,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2.3观察的敏锐性: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住机辿,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伽里略就是从教堂吊灯摆动现象,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所以,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捉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2.4观察的全面性: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
5、级下册中对古代《受水型水钟》的观察,要将漏斗、水筒、浮标、齿轮、刻度盘、刻度尺等综合起来,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才会发现它们Z间的关联。同时,要鼓励学牛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來观察同一事物。如对一个苹果的观察,如果同时使用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去感觉,其观察效果显然更全而。2.5观察的选择性:小学生市丁年龄小,他们经常抓不住观察的重点,注意些不该注意的东西,女用酒精灯加热物品时,木该观察被加热物发生的现象,但有些学生却只看到了酒精灯的火焰在跳动。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性才能观察的准确
6、、全而、细致。所以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方向,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3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小学科学教育的冃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冇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冇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口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惟恐孩子听不明白。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
7、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tai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述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
8、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持久、有效的进行下去?4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们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