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91519
大小:55.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密闭式吸痰管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应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密闭式吸痰管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应用体会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205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密闭式吸痰管开始美国临床应用,90年代引入我国,首先在重症属学科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机械通气患者越来越多,保持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吸痰必不可少,而吸痰引起的并发症也日益上升。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09年3月〜2009年8月实行密闭式吸痰,减少吸痰引起的并发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9年3月〜2009年8月期间收治42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
2、痰,其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1例,脑出血患者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3例,肺栓塞患者2例。年龄16〜92岁。使用方法:密闭式吸痰管由透明三通,两个注液口,吸痰管,透明薄膜护套,负压控制阀,连接管组成。透明三通一端与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相连,另一端接呼吸机。2个注液口,1个湿化,1个用生理盐水冲管,连接管接负压。吸引时打开吸引器,左手固定人工气道,右手沿气道口插入吸痰管至所需深度,左手按下负压开关,即可左右手旋转,边吸边退,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松开控制阀即完成吸痰。整个吸痰过
3、程不需脱开呼吸机或停止机械通气,都是在密闭情况下完成,操作者不需戴无菌手套即可操作。效果观察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开放式吸痰,由于反复打开呼吸机管道,增加了交叉感染机会。据报道,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皮肤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里,一般分布在人的皮肤和鼻咽部,鼻咽部带菌率可达30%〜50%,医务人员带菌率高达70%,是医院交叉感染的主要传染源,医务人员所致交叉感染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密闭式吸痰整个吸痰过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避免了与外界接触,减少了污染过程,降低V
4、AP的发生。预防低氧血症:开放式吸痰,尽管在吸痰前进行高浓度吸氧和肺的过度换气,但因需脱开呼吸机,仍存在危险性,尤其是呼吸耐受力极差的患者,和正在进行高浓度吸氧及正压通气患者,突然脱机,患者肺泡交换突然降低,可导致患者肺内气体交换更加恶化,造成缺氧和呼吸道梗阻,导致低氧血症。密闭式吸痰可以持续机械通气,保持一定的肺功能残气量,避免肺泡萎缩,肺不张及组织缺氧,明显提高了吸痰的安全性,患者的血氧含量影响小,恢复快,从而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机械通气可持续气道湿化:开放式吸痰法在使用机械通气时无法进行持续气道
5、湿化,因而出现湿化不足,分泌物黏稠吸引困难,以及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患者频繁咳嗽,烦燥不安,需不断吸引。而密闭式吸痰,湿化液可以经注液口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均匀,患者安静,分泌物易被吸出。减少了护士工作量:与开放式吸痰管相比,操作简便,吸痰时不需要每次吸痰都脱开呼吸机,再连接管道,另外吸痰管不需要每次更换,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节约成本,减少患者负担,还减少护士工作量。防止医护人员职业伤害:吸痰无论对患者还是医务人员都是感染源。据报导,患者呼吸道的病菌能以120KM/H速度被咳出,并且在湿化气道时
6、很容易引起患者咳嗽,有时痰液会喷到医务人员身上、脸上,对医务人员产生职业伤害。痰液里含有各种病菌,特别是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痰液,医务人员直接受感染。密闭式吸痰管不需要脱开呼吸机和停止机械通气,在密闭状态下进行,从而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性。讨论综上所述,密闭式吸痰管进行气管内吸痰,可以在吸痰的过程中,不需要脱机,不中断患者的供氧,可以降低肺部感染,预防低氧血症,可以在机械通气中持续湿化气道,同时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更科学,更合理,值得重症医学科推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