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构建的价值基础_刑法论文

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构建的价值基础_刑法论文

ID:46082423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构建的价值基础_刑法论文_第1页
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构建的价值基础_刑法论文_第2页
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构建的价值基础_刑法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构建的价值基础_刑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构建的价值基础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是指行为人对白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受刑罚处罚或减免处罚的最高年龄。在《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前,我国刑法只规定了刑事责任年龄的下限,即行为人对白己实施的刑法所禁I卜•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而没有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这不能不说是立法上的一个疏漏。2011年5月1H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审判的时候己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这被誉为是《刑法修正案(八)》的一大看点乙一,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讨论。以下,笔者从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构建的价值棊础谈论

2、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构建的意义Z所在。一、设定刑事责任年龄上限符合老年人的牛一理和心理特点Z所以要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处罚或者说对犯罪个体课以刑罚,丿力史上不同的法学派和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行为决定论认为对个体课以刑罚的依据在于行为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而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而刑事古典主义则对“原因H由行为”理论推崇备至,即刑法能够对个体课以刑罚的依据是个体的意志B由,所谓意志白由就是行为人基于白身H由的意志选择了不法行为,而个体的意志乂取决于个体白身的能力。“原则上只有在根据法规范具备决定能力的场合,行为人才应承担不抑制犯罪活动、避免违法行为发牛的责任。所有作为

3、或不作为,假如像口然现象一样,最终受客观的排除对意志的影响的因果作用所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行为人进行非难,就如同让某人对口己生病承担责任一样毫无意义。”刑事古典主义的意志自由论有其合理性,但是,个体的意志口由并不是从个体一出生就貝•备,不是少生倶来的,意去口由取决r个体的辨认能力利控制能力。个体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是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并加Z以不断地学习而获得的。影响并决定作为刑事责任基础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程度的主要因素Z—是年龄,年龄的大小影响并决定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有无及强弱,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有无及强弱乂决定意志H由的有无及程度,而意志白由的有

4、无及程度决定刑事责任的有无及大小。避开个体差异性(臂如个体的学习能力,儈力水平和精神状况)不谈,单就年龄來论,笔者认为个体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与年龄的关系如同抛物线,是一•条呈现发展一成熟一衰退特征的抛物线。这是一个常识,也是无可辩驳的极其正确的日然规律。科学研究表明,人达到一定年龄Z后(有报道是60岁)其心理思维能力和生理功能就会逐渐衰退,老年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的。另一方面,人达到一定年龄Z后,基于其H身健康状况的原因(个体差异除外),其再次实施犯罪的能力(即再犯可能性)逐渐下降,对其施以刑罚或者施以较重的刑罚并不能起到特殊预防

5、的冃的。二、设定刑事责任年龄上限符合人道主义的要求始于西方文艺复兴文学艺术领域的人道主义随着丿力史的发展进步,不断地渗透到其他领域,这种进步也毫无遗漏的眷顾到了法律文明。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更人,做到以人为本,以理性价值、B由探索的价值、个人尊严的价值、道徳平筹为原则,在西方的文化观念中根深蒂固,并以润物无声Z势植入酋方人的法律理念zm。阙如,人道主义提倡以人为本,个人尊严与白由,其小的应有Z义应该是保护弱者。我国的法律制度体现了对弱者了以最大程度的保护,这些弱势群体包括儿童、未成年人、妇女、孕妇、残疾人、精神智障者等,当然还包括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

6、老年人。纵观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性规定比比皆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在我国刑事法律领域,对未成年人和怀孕的妇女也冇特殊保护性规定,笔者认为,通过设定刑事责任年龄上限制度,规定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人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冇条件的不负刑事责任,体现了刑法对于老年人的特殊保护,这是人道主义的一种体现。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既是人们怜悯的对彖,也是人们在伦理道德观念上应予尊重的对彖,对他们丿施加过重的刑罚,会极大地伤害人类感情,不仅不能冇效地威慑一般社会成员,反而会让社会大众觉得刑罚过于

7、残酷,将使刑罚无法为民众所接受,甚金会产生对立和反感情绪,而且这样客观上容易造成非人道的效果。正如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屮论及死刑时认为“在人部分人眼里,死刑已变成了一场表演,而且,某些人对它怀有一种纷纷不平的怜悯感”。三、设定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是刑罚个别化的要求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要与犯罪分了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即再犯口J能性)相适应,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简单來说,就是要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刑罚个别化原则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一个派生原则,所谓刑罚个别化原则就是指在刑罚执行

8、过程中,刑罚执行机关做到对罪犯实行个别化待遇,对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