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76197
大小:60.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改革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改革探讨摘要:本文基于对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问卷调查的分析,归纳出现行的专业课程在设置和教学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根据问卷调查屮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在教学过程屮的经验总结,对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基本解决了课程设置中诸多的不合理现象。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我院经济贸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业的专业课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实务、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跟单员考证课程、报关报检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口语;实训课程有:报关实训、单证实训、国际货运代理实训等。以上课程共同
2、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的过程,随着教学课程及专业改革的深入,笔者深感以上课程的设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专业改革的需要。为了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和科学,笔者及教研室同事共同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调查问卷分析本文以经济贸易系20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科生和国际贸易教研室20名教师的调查问卷为样本,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共发出学生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问卷回收率为91%;发出教师调查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问卷回收率100%,具体分析如下。(-)学生调查问卷
3、的分析。1•专业前景较乐观,专业课程设置基本能够反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在收冋的问卷屮,8%的学生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和比其他专业而言,就业有很人优势,有48%的学生认为本专业相比其他专业就业较有优势,35%的学生认为木专业的就业优势不明显,9%的学生认为木专业就业毫无优势。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本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且对本专业的学习保持了较高的热情。52%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的设置十分合理,能使学生明确本专业的整体内容;21%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的设置较为合理,基本能学到相应的职业岗位技能;27%的学生认为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太合理。整体而言,本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能满足学生的本专业学习的
4、要求。2•对本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意见及建议。65%的学生反映专业课程之间重复的部分过多,学生不得不一次次学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对各门课程的主要能力目标模糊不清,对各门专业课程的侧重点也分不清楚。比如:国际贸易实务与外贸跟单实务就有合同及贸易术语等重复的知识点;外贸跟单实务和跟单员考证课程在基本的大纲上几乎完全重复,学生不明白这两门课程有何区别,也就无法去学习。30%的学生认为部分课程的安排学时比较不合理,比如外贸英语函屯应该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十分重要,却只是安排了32个课时,远远不足以训练学生对外贸函电的掌握能力;42%的学生认为部分课程的开设学期不太合理,比如跟单员考
5、证课程和外贸跟单实务在同一个学期开设,让学生感觉重复太多,学习无趣。(二)教师调查问卷分析。由于教师问卷相对比较少,相对而言,分析就比较容易。95%的教师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就业方面已经毫无优势可言。这正是我们进行专业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100%的教师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理论课课时过多,实务课和实训课课时不够,对英语的训练不够重视,英语可课时过少,开设的时间过晚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重组和改革。二、本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耍存在一下问题(-)课程设置模式仍存在以学科为本位的思想。尽管高职院校都明白了高职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
6、,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现行的课程设置往往与传统专科教育模式趋近。只是简单地将课时缩短,降低理论知识深度,专业教学计划中还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甚至从教学内容到惯于"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二)课程设置体系没有真正做到以职业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主要是没有根据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休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培养: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货代员、报关员等。但是如何将这些职业岗位能力贯穿到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去,却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通常只是从一门课来考虑,比如报关报检实务培养报关员,外贸跟单实务培养跟单员,并没有从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来考虑,没有从职业的工
7、作任务来考虑,于是就存在着以上调查问卷屮的专业课程设置重复等问题。三、细化职业能力、分解整合课程(一)课程整合的指导原则。1•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以外贸业务这一条工作任务为主线,把各门课程贯穿到这一工作任务中,每门课程都是这一工作任务中的一个环节,每门课程只是负责一个环节。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一体,打破原课程、学科之间的界限,精简课程内容,避免交义重复,突出知识应用能力培养。课程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