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来自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证据.doc

ID:460731

大小:32.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08-04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来自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证据.doc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来自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证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论文题目: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来自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证据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基于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本国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当前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除了一些研究明确地以政策制定为目的,另外一些纯粹的研究同样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借鉴。作为政策制定者,将一种研究的结果上升为国家战略,则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边际优势战略即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日本通过它很好地协调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

2、关系,获得了经济的巨大成功。日本边际优势战略的主要对象是东亚,而中国同样在东亚,与日本有着相近的文化;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对外投资日益增加,贸易总量也排在世界前列,相应地也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具有了和日本相似的经济特征。因此,充分认识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将对我国外资和外贸政策的制定有所借鉴,同时也为我国制定长远的对外经济战略有所帮助。  谈到边际优势战略以及日本经济的成功,我们不免想起“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本文的研究也将反映出“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之间的本质联系,这同样有益于我国在发展同东亚国家或

3、地区的经济关系方面政策的制定。  一、文献回顾  按照主体的不同,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东道国为主体,研究东道国外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除了母国和东道国之外涉及到第三国,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疏松。另一类以母国为主体,研究母国对东道国投资与两国贸易之间的关系。在此只涉及母国和东道国,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相对密切。本文的研究即属于后者,本文中的国际投资指对外直接投资,即FDI。  首先对国际投资与贸易关系进行研究的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undell(1957)。Mundell的研究以标准

4、的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为基础,通过严格的假定,得出了国际投资替代国际贸易的结论。在随后的60年代,又有学者的研究支持了投资替代贸易的结论,其中较著名的是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按照该理论,一般情况下,投资和贸易只是一种转化关系,只有在投资提早发生的情况下,才发生投资对贸易的替代,而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条件下,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因此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的替代越来越明显。另一个研究来自于Johnson(1967)。Johnson认为,关税导致的对外投资使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进口替代部门获得了发展,因此减少了对外贸易量。  70年代

5、开始出现投资和贸易具有互补性的研究成果。Helmberger和Schmitz(1970)的研究证明生产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可能既有替代关系也有互补关系。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论著来自于。日本小岛清教授(1977)。小岛清特别强调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将对外投资和贸易统一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投资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动而是包括资本、技术、管理方式和人力资本的总体转移。因此,对外投资应从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就是本文所谈边际优势战略的理论基础。按照小岛清的理论,国际投资一方面可以通过相近水平的技术转移把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发掘出来,另一方面使母国

6、集中资源开发新的技术并形成新的产业,因此将会扩大两国的贸易。  无论是Mundell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还是小岛清的互补模型,都是从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上衍生出来的,并没有经过实证的检验(梁志成,2001)。这既有统计数据残缺不全的限制,也有计量方法与工具上的局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更多的研究成果证明投资与贸易之间具有互补关系。Lipsey和Weiss(1981)依据美国70年代的统计数据,对美国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所设立的子公司的生产和母公司的出口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同类产品的子公司的年产量

7、与母公司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总量呈正相关关系。Lipsey等人(1984)还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相关或至少非负相关广泛存在于美国近80%的产业部门中。Helpman和Krugman(1985)的研究表明,在要素禀赋不对称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专有资产很难通过外部市场达成交易,就会存在大量的公司内贸易和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对外投资将会带动母国的出口贸易。Ethier(1986)的研究给出了同样的结论。Grossman和Helpman(1989)把产品的成长内生化,证明了在一个动态的模型中国际化生产和贸易可以是同时扩大的。然而,Marku

8、son和Svensson(1985)则利用要素比例模型揭示了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FDI)的相互苯系,指出两者之间究竟表现为替代还是互补,依赖于贸易和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来自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证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论文题目: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来自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证据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基于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本国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当前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除了一些研究明确地以政策制定为目的,另外一些纯粹的研究同样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借鉴。作为政策制定者,将一种研究的结果上升为国家战略,则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边际优势战略即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日本通过它很好地协调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

2、关系,获得了经济的巨大成功。日本边际优势战略的主要对象是东亚,而中国同样在东亚,与日本有着相近的文化;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对外投资日益增加,贸易总量也排在世界前列,相应地也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具有了和日本相似的经济特征。因此,充分认识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将对我国外资和外贸政策的制定有所借鉴,同时也为我国制定长远的对外经济战略有所帮助。  谈到边际优势战略以及日本经济的成功,我们不免想起“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本文的研究也将反映出“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之间的本质联系,这同样有益于我国在发展同东亚国家或

3、地区的经济关系方面政策的制定。  一、文献回顾  按照主体的不同,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东道国为主体,研究东道国外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除了母国和东道国之外涉及到第三国,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疏松。另一类以母国为主体,研究母国对东道国投资与两国贸易之间的关系。在此只涉及母国和东道国,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相对密切。本文的研究即属于后者,本文中的国际投资指对外直接投资,即FDI。  首先对国际投资与贸易关系进行研究的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undell(1957)。Mundell的研究以标准

4、的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为基础,通过严格的假定,得出了国际投资替代国际贸易的结论。在随后的60年代,又有学者的研究支持了投资替代贸易的结论,其中较著名的是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按照该理论,一般情况下,投资和贸易只是一种转化关系,只有在投资提早发生的情况下,才发生投资对贸易的替代,而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条件下,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因此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的替代越来越明显。另一个研究来自于Johnson(1967)。Johnson认为,关税导致的对外投资使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进口替代部门获得了发展,因此减少了对外贸易量。  70年代

5、开始出现投资和贸易具有互补性的研究成果。Helmberger和Schmitz(1970)的研究证明生产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可能既有替代关系也有互补关系。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论著来自于。日本小岛清教授(1977)。小岛清特别强调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将对外投资和贸易统一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投资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动而是包括资本、技术、管理方式和人力资本的总体转移。因此,对外投资应从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就是本文所谈边际优势战略的理论基础。按照小岛清的理论,国际投资一方面可以通过相近水平的技术转移把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发掘出来,另一方面使母国

6、集中资源开发新的技术并形成新的产业,因此将会扩大两国的贸易。  无论是Mundell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还是小岛清的互补模型,都是从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上衍生出来的,并没有经过实证的检验(梁志成,2001)。这既有统计数据残缺不全的限制,也有计量方法与工具上的局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更多的研究成果证明投资与贸易之间具有互补关系。Lipsey和Weiss(1981)依据美国70年代的统计数据,对美国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所设立的子公司的生产和母公司的出口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同类产品的子公司的年产量

7、与母公司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总量呈正相关关系。Lipsey等人(1984)还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相关或至少非负相关广泛存在于美国近80%的产业部门中。Helpman和Krugman(1985)的研究表明,在要素禀赋不对称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专有资产很难通过外部市场达成交易,就会存在大量的公司内贸易和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对外投资将会带动母国的出口贸易。Ethier(1986)的研究给出了同样的结论。Grossman和Helpman(1989)把产品的成长内生化,证明了在一个动态的模型中国际化生产和贸易可以是同时扩大的。然而,Marku

8、son和Svensson(1985)则利用要素比例模型揭示了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FDI)的相互苯系,指出两者之间究竟表现为替代还是互补,依赖于贸易和非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