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文综历史部分试题

岳阳市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文综历史部分试题

ID:46063270

大小:49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0

岳阳市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文综历史部分试题_第1页
岳阳市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文综历史部分试题_第2页
岳阳市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文综历史部分试题_第3页
岳阳市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文综历史部分试题_第4页
岳阳市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文综历史部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阳市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岳阳市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文综历史试题文综选择24.我国自周代始就有了一条婚姻忌禁,凡同姓者不问远近,有无血缘关系,均不得互相婚配。《魏书.高祖记》记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某学者研究周代禁止同姓婚配时,引用《左传》:“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又用《国语》中“同姓不婚,恶不殖也”论证。该学者认为周代禁止同姓婚配的原因是A.出于周代宗法制的考虑,维护男权为中心的宗族观念B.同姓不婚可以起到维护人伦的作用C.同姓不婚是出于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危害D.主要从政治利益出发,加强对异族的控制和交流一、遗传原因说。这一观点认为禁止同姓为婚是在于

2、避免亲近繁殖带来的不利因素。周人已十分清楚同姓相婚会造成后代的畸型和不育,不利人口蕃衍和继嗣,所以便作了同姓不婚的规定。《左传。僖公二十年》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又《左传。昭公元年》载:“侨闻之,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尽矣,则相生疾,君子是以恶之。故志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违此二者,古之所慎也,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国语。晋语》也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二、宗法原因说。这一观点认为,禁止同姓为婚是出于宗法原则考虑,其目的在于维护以男权为中心的宗族利益。为了维护这种秩序,周代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表现在婚姻制度上,即作出了同姓不婚的规定,

3、以避免同姓结婚给这种等级秩序带来的混乱。因为同姓为婚,自然不能亲兄弟姐妹结婚,而只能是嫡、长、亲者与庶、幼、疏者之间通婚,但是,通过这一方式结成婚姻之后,“夫与妇齐”,就可能把同姓内部原来的嫡庶、长幼、亲疏、尊卑秩序打乱。相反,实行异姓通婚,则可以把两姓间的嫡庶、长幼、亲疏相对应,而又不损及本姓内的嫡庶、长幼、亲疏秩序。并且异姓通婚结成两姓间的姻缘关系后,两姓间还可以借此友好相处,互相支持、互相依靠。所以《礼记。郊特牲》说:“夫婚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附远“即指异姓间的依托,”厚别“即指同姓内的区别。三、伦理原因说。这一观点实际上是由宗法制度

4、的原则衍释并附之以伦常观念而产生的。它认为同姓不婚的目的在于定名分、别男女、防淫佚。《礼记。大传》认为同姓不婚是最根本的礼法,它可以起到维系人伦的作用。《白虎通。姓名》说:“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礼别异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又《白虎通。嫁娶》:“不娶同姓者何,重人伦,防淫佚,耻与禽兽同也。”《通典》在谈同姓不婚的原因时也持此议,认为同姓相娶是禽兽行,故当绝。四、迷信原因说。这一观点从“异类相生”的迷信观点出发,认为“娶妻避其同姓,畏灾乱也”。《国语。晋语》云:异姓通婚,可以使“男女相及,以生民也”,而

5、同姓相婚,则会“男女不相及,畏黩敬也。黩则生怨,怨乱毓灾,毓灾灭姓,故娶妻避其同姓,畏乱灾也“。五、政治原因说。这一观点认为,周王朝同姓不婚之制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异姓部族的统治而制定的。他们认为,周人原来只是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后,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一方面大封同姓,以作为周王室的“藩屏”。另一方面,对异姓之邦则联以婚姻,以此来维系与异姓之间的政治、军事联盟,加强对异姓的统治。《礼记集说》:“夏商以前,容取同姓,周公佐武王得天下,取神农、黄帝、尧、舜、禹、汤之子孙,列土封之,以为公侯,而使姬姓子孙与之婚姻,欲先代圣王子孙共飨天下之禄也,乃立不

6、取同姓之礼焉。”今人邓伟志在《中国家庭的演变》一书中也讲到,周人规定同姓不婚,“在统治者那里,还有扩大异姓联姻的用意。25.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

7、不可动摇的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中国也曾经短时间的走着日本的道路,面对与西方的冲突一败再败,当时的士大夫阶级提出了“自强”运动。“自强”这一词语本出自儒家经典,原本就带者浓厚的东方色彩。所谓的“自强”运动就是,用来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革新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自强”运动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

8、谬的。西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