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32654
大小:54.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先教后学、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先教后学、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探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三、“当堂训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一、“先学”,即学生阅读教材,学生讨论;二、“后教”,即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有一个辅助环节(1分钟左右)。辅助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辅助环节就像高速公路旁的“引桥”,主要环节好像高速公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给了老师们具体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很快通过“引桥”,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
2、究性学习。第一环节是“先学”,教师通过大屏幕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自学内容可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3——5分钟)让学生先把教科书通读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第二个阶段:(时间为10分钟)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出几道思考题,然后学习小组之间讨论,研究,分析。例如,我们生物组在讲解人教版生物学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根据新课标大纲要求可把本节课的的教学目标及
3、教学重难点展示给学生,并列出3—4道思考题,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并有哪几部分组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结构基础是什么?有哪几部分组成?这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所以可作为第一道题。第二道题可以在第一道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比如比较分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特点,这需要学生小组间经过讨论,分析,总结才能得出答案。整体把握课本之后,第三道题的难度可进一步,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才能得出答案。可以在前两道题的基础上,提出神经元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
4、位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突触小体内信号是如何转换的?在学生讨论的期间,教师可在学生中间巡视,针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错误及时订正;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兵”教“兵”。教师只做评定,补充和更正。“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在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第三个阶段,学习小组展示学习结果。(时间为5分钟)第二个环节是“后教”。(时间为10分钟)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
5、的学习。也就是老师针对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的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和通俗有效的讲解,引导学生找规律,以达到理解应用。在我们学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学生所遇到的共性问题是神经元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突触小体内信号是如何转换的?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就需要我们给同学进行进一步的讲解。第三个环节是“当堂训练”。(时间为10分钟)课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课堂训练是师生之间学习情况的一种快速的反馈,
6、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通过训练和评价产生师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使学生的思维在灵活性.深刻性、发散性、创造性等方面得到发展。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富于思考、用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人才。课堂习题的设计要有很好的层次性,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有所获,这是素质教育内涵所在。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通过分层练习,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获。我们设计的生物练习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贵在巩固基础知识;选做题面向中上等学生,重在培
7、养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课堂习题的设计要有丰富的多样性。按照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填空题,选择题,识图题,分析题,探究实验设计题。通过多样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和动手的机会,尽量让更多学生从思维、表达、分析.判断、应用等诸方面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我们作为先头部队,要又快要好的掌握和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和学校实际,创新出适合我们的教学思路,使我们的教学有自己的特色,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