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媒介素养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媒介素养案例案例1: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05年3月,我们开展了以“上海人学生媒介素养状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松江大学城内六所高校的大学生。调查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调查员进入各个生活区寝室访问、被调查者现场填写。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3%。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如下: 性别构成:女生160人,占55.4%,男生129人,占44.6%。专业构成:文科生253人,占84.1%,其中新闻专业10入,占3.5%:理科生36人、占12.5%。
2、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些基本状况: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媒介消费行为把大学生对各媒介的平均消费频率指数(0-5分)进行比较,由高到低依次为:网络、报纸、电视、广播;这说明,大学生对网络的消费程度最高,平均每天上网达2.4小时,对广播的消费程度最低浅,平均每天不足50分钟(见下表)。平均消费频率指数标准方差平均消费时间(小时/天)标准方差网络3.880.972.402.30报纸3.141.290.840.71电视2.831.321.221.33广播2.371.420.790.93在媒介消
3、费动机力面,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了解信息”作为其最主要的消费动机和心理需求:35%左右的人选择了“休闲娱乐”:而选择“学习知识”、“打发时间”、“与人交流”的人都在8%以下:在选择“最喜爱的媒介类型”时,休闲娱乐型媒介包括影视娱乐、时尚、体育、网络游戏)达到60,8%的比例,而以新闻和财经为代表的信息型媒介则只占31%,有6.6%的人选择文教。也就是说,大学生虽然以了解信息为最主要的消费动机,但在实际消费中,却明显倾向于休闲娱乐。以往研究也表明了这种倾向。这说明,大学生可能在消费中受到媒介内容的影响,而偏离其预期的消费目标对大学
4、生网络消费过程的另一个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上述推断。在问到“通常你上网时是否有明确目的计划”时,41.7%的人表示“有目的,但常常会中途去看别的内容”,33.8%的人“有明确目的,但完成后会去看别的内容”,还有19%的人没有目的.只是边在网上漫游边找感兴趣的内容,仅有5.2%的人“有非常明确目的,完成后就下线了”。我们还在问卷中列举了当时比较重要的5人新闻事件和6位新闻人物,发现大学生对5人新闻事件的知晓度普遍较高。不过对新闻人物的知晓度有较大差别,明显领先的是娱乐明星房祖名和搜狐总裁张朝阳,另有约一半人知道波兰新任总统尤先
5、科,而对央视评选的“2004年度十大经济人物”李金华、向温总理为农民工讨工钱的熊德明,以及“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志愿支教的大学生徐木禹的知晓度则大幅下降。二、对媒介的理解领会媒介素养的核心概念只要之一,就是媒介的意义是通过受众的协商而完成的。也就是说,受众不是被动地接受媒介内容,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征来确定诠释媒介讯息的含义,并对媒介施加影响。对媒介的理解领会调查发现,对“在媒体面前,受众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主动影响者和参与者”这个问题上,52%的同学认为受众是“很被动和较被动”,各有24%的人认为受众的角色是中立的或
6、主动的。对媒介的理解领会媒介素养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认识到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会对自己生活方式、态度和价值观等产生广泛的影响。调查表明,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够认识到大众传媒对自己的知识结构(57.2%)和观点思维(62.1%)有一定的影响,并有36.9%的人承认其对自己与他人的交流方面也有影响。但大多数人不认为大众传媒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影响;仅有3%的人肯定大众传媒几乎影响到以上的各个方面。同样数量的人认为大众传媒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对媒介的理解领会可以说,大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大众传媒对自己的较为直接的影响,但对其深层次的、潜
7、移默化的影响力的认识和理解还是不够充分。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媒介的商业属性有比较明确的认识,83.4%的大学生能够指出广告是报刊利润的主要来源。对媒介的理解领会当问到对媒介广告的态度时,大学生持中立和肯定态度的占了绝大多数。约一半的人认为无所谓;表示还可以、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的共占34.8%;而感到很反感、坚决不看或不喜欢、尽量不看广告的人合计占14.8%。对媒介的理解领会大众传媒的文化是鱼龙混杂的,传媒在传播严肃文化的同时,也传播了浅显平庸的通俗文化,甚至粗制滥造的文化垃圾。最初,以李维斯为代表的英国学者正是出于对大众传播媒介文化
8、的强烈批评,才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媒介文化是正面的或是以正面为主的;43.5%的人持中立态度;只有6.4%的人对其评价是负面的。对媒介的理解领会媒介表征和建构,也就是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也是媒介素养中的核心问题。在回答“有